|
陝西老虎還僵着,又來了一隻東北鴿子。 去年4月,曾獲首屆中國國際新聞攝影大賽(簡稱“華賽”)金獎的照片《廣場鴿接種禽流感疫苗》被曝涉嫌造假,網友和媒體認爲,該圖片多處有電腦後期合成痕跡,尤其是空中飛着的兩隻鴿子,幾近一模一樣。 3月23日,首屆“華賽”評委、前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副會長蔣鐸宣佈退會,理由是學會在這一事件上的態度令他失望痛心。 這隻鴿子是多出來的嗎? 它究竟有多重要? 判定真假,需要多久 蔣鐸退會,不是因爲照片涉嫌造假,而是出於對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在這一事件上的表現不滿。 “《廣場鴿接種禽流感疫苗》是2005年"華賽"的金獎照片,我是評委之一。當時我挺喜歡這幅照片,它反映了禽流感這個重大新聞,畫面也有新鮮感。”蔣鐸對《星期日新聞晨報》記者說,“今年3月中旬,我聽說"廣場鴿"正爲廣大網友熱議,就去網上看。原圖看不仔細,不敢確定,後來把兩隻鴿子的部位放大,情緒就來了。天底下哪有兩隻一模一樣的鴿子,還是飛着的?” 隨後,他又仔細看了學會同仁、學術部副主任許林博客上的一篇造假技術分析報告,這份報告圖文並茂,綜合了各大攝影論壇中專業網友的分析和疑問,尤其是其中的邏輯要點仍然頗具信服力。 “出現兩隻鴿子一模一樣的機率趨於零。 出現兩隻飛行姿勢一模一樣的鴿子的機率趨於零。 姿態一樣且在鏡頭中成像也一樣的機率趨於零。” 此外,這份民間分析還提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禽流感風險時期,給滿天飛的可能致病的鴿子打針,這是非常愚蠢和不正常的做法,注射疫苗能夠離開鴿籠嗎?” 蔣鐸覺得,就他自己的判斷和這份分析,“廣場鴿”一圖必造假無疑,如果學會不採取有誠意的應對,將嚴重損害其權威性和公信力。 2月24日,蔣鐸在許林博聯社的博客上發貼道歉,“我參加了那次評選……評選時間非常之緊,沒有時間也不可能仔細看。因此我有一份責任……現在我代表我個人鄭重致歉。”他也是第一個也是迄今唯一一個公開認定“廣場鴿”經PS的評委。 那麼時隔一月,蔣鐸退會的導火索又是什麼呢? 因爲一句話。 蔣鐸告訴記者,3月23日,他在網上看到某報社記者對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華賽組委會副主任兼祕書長鬍穎的採訪。胡穎表示,這件事已經炒了很久,但現在證據還不充分,需要進一步查證。 這個“炒”字激怒了蔣鐸。“這是什麼話?在這件事情上,一開始我的態度是溫和的,是爲了維護學會的公信力,維護新聞攝影的名譽,希望華賽組委會能妥善處理,而現在卻被說成"炒",這還有什麼好說的?!” 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成立於1983年,由中國新聞攝影理論先驅者蔣齊生創立,蔣鐸是參與者之一。他說:“1983年是改革開放初期,撥亂反正,解放思想,新聞攝影界也開始批判文革時期盛行的假大空,舉拳頭,貼着政治標籤的報道方法。學會爲紀實攝影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有過良好的風氣。現在,一隻鴿子嚴重傷害了學會的公信力,我感到十分痛心。” 胡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的確接受過該報社的採訪,但誤用了“炒”這個字眼。“去年四月,我知道這個事情後,就讓祕書去了解情況。祕書告訴我,"廣場鴿"的作者、某報攝影記者張亮說,照片沒有經過PS。我和其他人也看過照片,覺得非常相似,但不能肯定完全一樣。2月下旬,學會在九寨溝開會,大家也討論過這個問題,還是不太確定。有人覺得,其中一隻的嘴好像長了一些。況且,不少人也提出,作者的動機是什麼呢?只是多了一隻鴿子,這對照片本身的質量,對能不能得獎,起不了實質性的影響。” 時間是這場爭議的另一焦點。胡穎解釋道:“"廣場鴿"真假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定論,並非是故意拖延,而是去年下半年到現在,學會實在忙得不可開交,先是抗冰雪災的圖片報道,緊接着又是"華賽"。學會一直是很重視這件事的,一直在研究。” 蔣鐸、許林和衆多網友則認爲,從去年4月到今年3月,過去了近一年的時間,卻仍然沒有給出結論,這樣的應對是消極的。 “新聞攝影圖片造假防不勝防,國外也經常出現,區別在於出了問題後,評委會怎麼看待?怎麼處理?是否承擔責任?新聞攝影造假調查不能援引司法上的"無罪推定",而是應該儘快按照國際慣例,實行被質疑方迴避制,引入中立的第三方調查,儘快公佈鑑定結果,回答公衆疑問。”許林說,“"證據不充分"、"不完全一樣"並不能解釋爲何至今沒有給出正式結論。爲什麼一邊說專家難找,一邊又不去看看網上大量具有專業性的分析?我認爲,有些人的態度是消極的,是不負責任的。” 胡穎迴應說,因爲自己很少上網,不知道網上有份造假技術分析報告,周圍人也沒有拿給他看過,但是在打假問題上,學會的態度一直是鮮明的,“如果圖片證實有假,我們一定按照規定處理,絕不護短姑息。” “華賽”評選規則明確規定,“比賽不接受合成照片、多次曝光照片和用電腦技術人工修改製作的照片”,“獲獎作品一旦發現並證實違背參賽要求,組委會將立即取消其獲獎資格,並在媒體上公佈,相關作品也將從華賽官方網站和展覽中取掉”。 據悉,中國新聞攝影學會將於4月3日在北京召開會議,屆時將邀請不同看法的人士參加,專門討論“廣場鴿”的真假問題。 胡穎表示,目前學會正在尋找專家,進行技術檢測,爭取在4月3日的會議上有個說法。 記者緊接着詢問,哪些人合適擔當專家的工作?何時能正式成立鑑定小組?何時能公佈鑑定結果?胡穎表示,這些還沒有具體答案。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責任編輯:高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