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雨霏霏,綠意點染。在高新區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裏,記者見到了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宗國英,他剛剛從高新區華苑產業園區外部景觀改造現場回來,一頭汗水,鞋上濺滿泥巴,臉上閃着喜悅的光彩。說到正在進行的“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科學發展”大討論,宗國英非常興奮。他說,“解放思想、幹事創業、科學發展”的核心就是兩個字:創新。不解放思想,就沒有創新意識;沒有創新意識,就不可能有事業的發展。解放思想是創新的前提,科學發展是創新的結果。
高新區是天津高新技術產業的聚集地,創新是高新區的命脈。問道什麼是自主創新?宗國英說,我認爲自主創新不應當僅僅侷限於閉門造車,自己創新,而是要有全球視野,定位於國際化,在世界範圍內尋求原創能力在中國落地實現產業化;創新也不是簡單的研發機構的平移與聚集,應該是聚合國內外具有產業化、市場化產品的研發機構,依靠持續不斷的研發創新,實現產業化產品的持續創新;自主創新需要時間,需要長期不懈的堅持,一般講三到五年是創業期,八到十年是成果期。
高新區怎樣實施創新戰略?宗國英說,高新區有自己的特點,在目前人力財力都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需要集中優勢兵力在重點領域打“殲滅戰”。高新區圈定的“重點領域”是五個主導產業:綠色能源、軟件、生物醫藥、現代服務業、先進的加工製造業。
一是政策扶持。高新區最近先後出臺產業政策、人才政策、創新政策,如《加快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辦法》、《加快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的鼓勵辦法》、《鼓勵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辦法》。三大政策體系互爲表裏,從創新的各個節點下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給創新創業以最大程度的政策扶植。
二是搭建平臺。在華苑產業區規劃建設佔地面積3.08平方公里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基地,形成軟件產品及服務、軟件和服務外包、動漫及數字內容、IC設計等核心產業集羣。在濱海高新區打造佔地面積6.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產業基地,產業發展重點圍繞貯能電池、風力發電、太陽能電池和燃料電池等清潔能源板塊。
三是資金支持。在自主創新資金中設立“鼓勵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與“綠色能源專項資金”。自今年起五年內,每年安排四到五億元資金,支持新能源企業上市、併購、實施重大科技產業化項目、開拓國際市場、引進和發展配套企業等。
四是強化孵化功能。“孵化器”如同讓種子破土發芽的溫室,“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就是讓小樹苗長成樹木的苗圃。高新區繼續大量培植創新的“金種子”,同時加大對中小科技型企業訂單式扶持的力度,培植源源不斷的後繼新生力量,扶植它們成長爲行業創新骨幹企業。
談到濱海高新區的建設。宗國英說,要做就做最好的。濱海高新區是科技部與本市共建的國家高新區,應當充分體現高端化、高質化、高新化,因此我們按照國際一流水準進行規劃,採納國際招標形式,選擇世界知名設計公司進行高水準前瞻式規劃設計,建造節能環保、園林生態、人文居住環境一流的硬件環境。爲爭取到優質項目儘早進入濱海高新區,濱海高新區開發建設全面提速,年內25平方公里全面開工,重點建設12.5平方公里,目前已經採取BT融資開發建設方式、國際監理模式,變滾動開發爲整體開發。在建設同時同步進行招商,目前已經落戶三個大項目,某些符合產業定位的項目正在密切洽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