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元素都是我在不同的時間拍的,然後組合在一起。其他三幅畫也是這樣處理的。』——自然風光類金獎作品《梅蘭菊竹》作者鄭小躍回應
『自然風光』類金獎作品《梅蘭菊竹》的作者鄭小躍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回應,『沒錯,那就是PS的,是通過後期制作完成的。』但他否認自己的作品造假。
鄭小躍稱,『造假』是針對紀實作品而言,不允許有後期制作的。但藝術創作允許後期制作。『我是按章程來投稿的。』鄭強調。『作品經過後期制作後,可以達到一種新的形式和藝術效果,讓觀眾賞心悅目。』說起PS的目的,鄭小躍如是說。
不過,他也承認攝影要有一定的真實性,並表示,《梅蘭菊竹》裡的元素都是些司空見慣的東西,都是他自己拍下來的。
針對網友『尊重自然』質疑的柑橘鳳蝶與菊花不能共存的常識時,鄭回應稱,『在同一個畫面允許不同季節的東西出現,藝術是可以這樣的。這些元素都是我在不同的時間拍的,然後組合在一起;其他三幅也是這樣處理的。』
當問到當時自己是按什麼類別申報時,鄭稱,『具體我都忘記了,好像是按藝術類申報的,與紀實相區別。』
鏈接·PS技術:數碼照片後期處理包括圖像錯位效果、照片底紋效果、霧化效果、人物插畫效果、利用顏色疊加給舊照片添加光色效果、給照片添加藍天、玻璃、燒紙等效果,還可以渲染照片氣氛、實現素描效果等。
-網友質疑
無中生有還叫攝影?
《色影無忌》論壇上,網友從四個方面細細分析《梅蘭菊竹》PS的漏洞。『尊重自然』最後說,『這是一幅用電腦制作出來的、漏洞百出的作品。不但無資格參評「自然風光」類攝影大賽,更別提獲獎了。』網友『色有影』稱,無端PS出本來沒有的事物,那還叫攝影嗎?那是繪畫或者涂鴉。網友『瘋之谷』說,攝影可以允許PS,但要有個度。如果什麼都可以PS的話,那就不用外出拍攝了,在家用電腦下載一些圖片,然後PS成自己的作品,誰的PS技術高,誰就能獲得各種獎項。攝影也就可以『壽終正寢』了。
第一幅《菊》:畫中蝴蝶為柑橘鳳蝶,分春、夏型,分布在全國各地,因食料植物主要為柑橘屬植物而得名。有時也食茱萸、雙面刺、枸橘(芸香科)等植物,但絕對不會食菊花。而且菊花盛開的時節一般為秋天,秋菊盛開的地方絕不會有柑橘鳳蝶。獲獎作品中柑橘鳳蝶與菊花同時出現,讓人生疑。如果沒有分析錯的話,這是一幅用電腦在家裡『生產』出來的。『自然風光』?這種風光不會出現在自然界。
第二幅《竹》:作品中共出現5只畫面清晰的鳥雀,並分別處在幾個不同的地方。稍微有點攝影常識的人都知道,對焦的時候只能是一處鳥雀清晰,其餘模糊,不可能出現全部清晰的情況。再者,鳥雀落腳的竹枝基本看不出彎曲的痕跡,這與自然邏輯不符,憑鳥雀的體重完全可以壓彎細細的竹枝。
第三幅《蘭》:蘭花的莖葉寬度一般都有2-3厘米左右,而作品中出現的昆蟲應該為瓢蟲,大小也就5毫米左右,不可能與蘭花的莖一般寬。
第四幅《梅》:作品中遠處冰凌覆蓋枝椏,近處梅花斗艷無可厚非,但光杆的樹枝與遠處被冰凌所覆蓋的相比,很讓人不解。同處一片天地,差距咋就這麼大呢?又如雪花漫天飛舞時,又何以有太陽同在呢?如果不是太陽,冷月下又怎見花紅雪白呢?真是奇異天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