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文章:走進網絡社區
我們常常會產生這樣的困惑,我們是生活在現實世界裏,還是生活在網絡社區裏
文李豔《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吳亮
近一段時間,對西方反華輿論的抗擊成爲國內各個網絡論壇社區的最熱點。
網友們積極參與某網絡組織的“反分裂,護聖火”全球華人大簽名活動,並在論壇社區發表評論。
與此同時,百萬網友共同參與的網絡火炬接力正火熱進行中。
MSN白領公益簽名傳播社區公佈的數據顯示,已有近千萬MSN用戶網名前掛上了紅心。近幾天,國內衆多MSN用戶收到信息,“名字前請加(L)China,支持2008北京奧運會”。加入“(L)”字符後,網友網名前便多了一顆紅心。
許多網友在網絡社區參與聚會、簽名、傳遞聖火等活動,把全球華人正義的聲音傳遍全世界。
這一過程更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我們已有着雙重社區生活,一是現實生活中的社區,一是網絡社區。
而網絡社區,正在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爲我們生活與工作的一部分。
互聯網對社會的改變,快速而深刻,社會正在網絡化,人們越來越多地進入網絡社區,成爲網絡世界的一個IP地址,成爲一個網絡符號。
而這一變化的背後,對現實社會產生了哪些衝擊和挑戰?又將怎樣深刻影響我們每一個人?
快速成長的網絡社區
某網絡網副總編輯告訴《瞭望》新聞週刊,僅在一家博客社區開設博客的用戶就達3000萬人。
這個數字,幾乎是北京和上海兩大城市的人口總和。
新華網發展論壇負責人劉娟告訴《瞭望》新聞週刊,每天在發展論壇社區的網友都非常多,現在發展論壇已建立了60多個分論壇,一些論壇社區顯示出“超人氣”。
網絡社區,也稱虛擬社區,顧名思義,是指基於Web2.0技術之上,以論壇爲主,包含博客、播客、在線貼吧、個人空間、校友錄、專業垂直社區、SNS交友網站等多種表現形式的網上交流空間。
中國自1996年進入互聯網的商業競爭,至今已有12年。十多年的歷程中,互聯網的發展歷經三次變革:門戶網站、搜索引擎,再到現在的網絡社區。
也有人說,互聯網的發展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產品化階段和平臺化階段,現在正進入第三個階段——社區化階段。
除此較爲傳統的表現形式之外,還有門戶網站做社區、行業網站做社區、搜索引擎做社區、即時通訊商做社區,所有網站從2006年開始都在轉型進入“社區化”,2007年更被人稱之爲“網絡社區年”。其網絡社區具有受衆羣體大、用戶黏度高、潛在價值高、分衆效應強、傳播速度快等突出優勢。
隨着網絡社區的激烈競爭和洗牌,網絡社區也形成了新的格局,而人們也依賴於這種網絡社區格局形成了自己的行爲習慣。諸如,我們可能樂於去新華網上看新聞,去網上看博客,去搜狐上校友錄,用郵箱,去東方財富網炒股票、看基金,去網上看視頻,去玩網遊,去搜房網看房子,去即時通訊,去買東西,去噹噹網買書籍,去搜索,去看社區討論……當然,作爲網絡社區而言,橫向分類,論壇(BBS)、博客、播客是它的三大強大互動平臺和支柱;縱向分層,每個論壇(BBS)、博客、播客又分爲不同的類別層級。
在網絡社區,大家可以自由地談天說地,與好友分享照片或者視頻,將一天的快樂或者鬱悶與社區好友交流。
在網絡社區,大家可以自由交友、談戀愛、購物、買車、買房、同居、結婚、生孩子、養寵物、交水電費。
在網絡社區,可以成立自己的公司,規劃業務、招聘員工、銷售商品、洽談合作。不爽的時候,把員工抓進辦公室臭罵一頓,甚至炒員工魷魚。
在網絡社區,不用望眼欲穿等待新車下線,約三五好友,共同開發一款世上惟一的靚車,便可以在自己選定的道路上飛馳。
如果對現有的社區不滿意,還可以邀請共同愛好、志趣的好友建立一個“圈子”,打造一個少數好友私享的社區。
可以說,現實中很多的事情,在網絡社區上都可以解決。從紙質書信到email,從同學聚會到校友聚首,從電話聯繫到即時通訊,從逛街買東西到網上購物,從去圖書館到網上查資料,從去招聘會到網上投簡歷,從到鄰居家串門到小區社區網站聯繫,從電視遊戲機到網絡遊戲,從單純看電視到自主製作小電影……
這種新式生活又被稱爲“在線生活”,也就是在網絡社區上完成學習、生活、工作、交流溝通、資訊獲取、休閒娛樂、電子商務等各項功能。不少青年人紛紛感嘆,現在上班、學習、生活一日沒有電腦不可過活,一日不能上網不能過活,一日不能QQ或MSN也不能過活。
現實中許多人們抱怨,生活在同一個小區裏,老死不相往來成爲一種常態,做了幾年鄰居互相不打招呼是常有的事。但網絡社區的快速成長,將許多人快速推向虛擬世界的社區生活。
社會輿情的集散地
4月12日下午,本刊記者到中國傳媒大學參加了一場軍事網友聚會。參加聚會的網友都是各個論壇的“名人”。
這場由中國傳媒大學網絡口碑研究所組織的聚會最初討論的是軍事熱點問題,但話題很快轉移到當前的火炬傳遞和一些海外傳媒對中國的不實報道上來。
本刊記者現場上網點開他們經常討論的論壇社區,發現裏面的討論十分激烈,刷新很快,有的熱帖的跟帖和回帖達到數千條。
參加聚會的這些網友告訴記者,他們感覺到論壇社區的自由度和開放度越來越高,很多問題都可以進行公開討論。
中國傳媒大學網絡口碑研究所副所長楊飛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Web2.0時代的互聯網,正在營造着一個新的輿論場。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網絡媒體不但傳播面廣,時效快,而且是由媒體和受衆雙向發佈信息,共同營造輿論場。特別是在論壇社區、博客社區中,信息發佈的受衆主體性特點更加突出,人人都是輿論的接受者,人人也是輿論的發佈者和傳播者。網絡社區已成爲了解民意、掌握輿情的重要媒介,是社會輿情的重要集散地。幾乎所有的社會熱點問題,都會在網絡社區形成議論的熱點。
新華網論壇博客部主任劉娟對此同樣深有感觸:“在互聯網時代,話語權被重新分配,普通羣衆與領導幹部擁有平等的權力,能夠在網上暢所欲言,施加自己的話語影響。很多人認爲這是網絡社區的魅力所在。但網上各種利益與矛盾的較量從來沒有停息過,給新時期的輿論引導提出新的課題。”
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區委書記薛潮告訴告訴《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對網絡社區的輿情研究,已成爲新時期黨做好羣衆工作的重要方面和抓手,隨着社會的日益網絡化,黨做好羣衆工作的陣地也亟待向網絡社區轉移。
新華網播發陳良宇被查處的消息後,網民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關注。新華網“發展論壇”並沒有因爲這一話題高度敏感而回避,相反,論壇編輯運用以熱引熱的引導方法,在顯著位置設置議題,及時、主動地組織網民討論。在短短2個小時內,網民參與討論人次就超過10萬,跟帖達3000多條;消息發出24小時內,討論人次達到近百萬,跟帖萬餘條,創造了發展論壇乃至整個互聯網短時間內單話題點擊量和跟帖討論量的新紀錄。
劉娟認爲,網絡社區的熱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會思潮和社會情緒的反映。網上每天報道的事件成千上萬,但只有少數成爲網民“熱議”的話題。這些話題之所以“熱”起來,或者是因爲網民普遍關注,或者是涉及切身利益。網絡典型案例的調查顯示,網上的熱點話題和網上的突發事件比較容易集中在幹部腐敗、司法不公、貧富懸殊、幹羣矛盾、教育衛生醫療改革等方面。一旦觸及了上述一個或多個話題和事件,很容易形成較大範圍、較大幅度、一波一波的持續熱議。
網絡社區的另一面
現實社區存在的問題,在網絡社區裏同樣存在,《瞭望》新聞週刊調查發現,網絡社區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犯罪、色情等多重陷阱,甚至比現實社會更爲嚴重。
許多青少年在沉迷於網絡遊戲社區,網絡遊戲成癮已成爲現代青少年的流行病,嚴重影響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進入網絡社區,很多鏈接是低俗甚至是黃色的內容。廣電總局信息網絡視聽節目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近三年來因爲受到不良視聽節目影響導致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已佔到青少年犯罪的30%。
2007年4月15日,江蘇省徐州市公安局網監處成功偵破了一起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一舉打掉嫌疑人在互聯網上開辦的“惡魔島”、“美圖天下”、“怒放社區”、“月色聯盟”、“美圖騰”五個色情網站。這一案件轟動一時,主要犯罪嫌疑人是一名年僅21歲的大學生。
爲了賺錢,該大學生在2006年7月開始申請域名建設網站,最初把網站放在國外服務器上,去年4月3日移至徐州。短短半年時間,五個網站共計發展“會員”21萬餘人,主題帖子達17萬多篇,其中大部分爲色情圖片和電影。該大學生通過網站發佈廣告賺取廣告費用一萬餘元。
2007年8月29日至30日,全國最大的色情網站———“情色六月天”案在太原開庭審理。該案由於註冊會員多,發佈淫穢電影、圖片多,網絡點擊數超過1000萬而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庭上受審的‘情色六月天’網站的創辦者、管理者是青少年,在網上瀏覽色情影視、信息的也主要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網絡色情的最大受害者。”擔任該案公訴人的太原市檢察院檢察官趙正斌說。
湖北省荊州市公安機關曾一舉破獲淫穢色情網站“貴族商務網”傳播淫穢色情物品牟利案。自2006年2月以來,張元成開設“貴族商務網”,組織人員在該網站聊天室內進行淫穢表演。網站會員向管理員購買虛擬幣後,即可通過視頻現場觀摩淫穢表演。網站一天安排表演至少8場,每天盈利約1萬元。2007年4月,張元成又開設“BOSS俱樂部”網站。截至抓獲時止,兩個網站共發展會員約4000人,網上專職表演人員400餘人。
據調查梳理,網絡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有四個方面:
視聽節目網站、博客、播客和點對點網絡是傳播的主要渠道。公安機關發現的境內網上淫穢色情信息,大部分集中在這些網上大衆信息傳播工具上。一些網站提供淫穢色情視頻節目的在線播放,影響十分惡劣。
境內不法人員將淫穢色情網站轉移到境外網上,向境內大肆傳播,發展會員,非法牟利。一些不法人員利用互聯網管理漏洞,在多個地方開設淫穢色情網站,變換網絡地址,逃避清理、打擊。
網絡詐騙、賭博和銷售違禁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突出。一些網站打着淫穢色情的招牌,騙取用戶註冊,進行詐騙活動。網絡賭博通過傳銷式發展,參賭人員多,涉案金額大。
網上低俗之風盛行。一些網站上電影、小說,甚至是欄目標題、新聞報道使用極具挑逗性的文字,刊登低級下流的廣告,嚴重敗壞網上風氣。
讓先進文化在網絡社區成長
如果任由網絡社區中充斥各類低俗、負面的信息,很可能會影響我們一代年輕人的成長,並對社會發展帶來負面影響。許多人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達他們的擔憂。
淨化網絡環境,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文化,是廣大人民羣衆的新期待和新要求。2008年1月22日,中宣部、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教育部、信息產業部、文化部等13個部門決定,1月至9月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依法打擊整治網絡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專項行動,對含有淫穢色情、低俗不良信息內容的網站欄目、標題、視頻作一次徹底清理,營造一個健康、文明的互聯網環境。
在嚴格管理的同時,網絡社區良好環境和氛圍的形成,還來自於網絡社區與網民的自律。
某網絡公司網副總編輯告訴本刊記者,博客社區的推出,改變最大的是人們的表達方式與相互影響的模式,博客社區一直致力於建設中國公益的、互助的、服務的、建設的、思想的平臺,成爲能代表大家發出主流聲音的平臺,而不僅僅是娛樂甚至八卦的平臺。
在某網絡博客社區推出一個“緊急求助”的欄目,以這個欄目幫助過的一名白血病人爲例,在一週之內就募集到28萬元。新浪博客還開通了尋人博客,幫助人們尋找失蹤的100名孩子等活動,都得到了社會的響應和參與。
“爲國家、爲社會創造價值是目前新浪博客社區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在與網友進行互動的過程中,如果我們所做的事情對社會是有價值的,我們就會感覺到一個心理上的滿足和昇華。”侯小強說。
用戶產生內容(UGC)是Web2.0時代的主要特徵之一,土豆網是一個完全由用戶來生產內容的網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社區。相對於以往的博客而言,視頻分享社區不僅是服務模式上的創新,也是對論壇及博客機制和理念的發展與提升。這種視頻分享以視頻和流媒體信息爲主要形式,信息的獲取瀏覽及反饋的效率和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某網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一方面,加大技術投入,提高對淫穢色情視頻節目的檢查,另一方面,我們發出呼籲,要求每一名網友都自律自愛,對建設網絡社區的良好環境負責。
新華網劉娟說,網絡社區的出現,給我們如何正確、有效地引導網上輿論,提出了一個新課題和新挑戰,也是對新時期提高執政能力的一個嚴峻考驗。
劉娟說,作爲新華社主辦的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新華網肩負着引導網上輿論的重任,要做到既服從網絡規律,以親和、寬容的態度對待網言網語,吸引更多受衆到達我們的平臺,爲國家發展和社會進步建言獻策,又要把握基調,遏制雜音,疏導情緒,始終掌控話語權,切實貫徹胡錦濤同志提出的營造共建共享的網絡精神家園的指示精神。
劉娟認爲,網絡輿論引導是一個系統工程。論壇、博客的引導是疏導而不是硬導,是關注不是關閉,是說理不是說教,是兼聽不是偏聽。對於網民來說,任何一家論壇都沒有天然的“領導權”。論壇博客社區本身是一個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地方,允許七嘴八舌,寬容不同聲音,運用“網言網語”說“網情網事”,才能增強網民的參與熱情,在親切自然的平等交流中通達社情民意、疏導公衆情緒。尊重網民從而贏得網民的尊重,這是網民接受媒體思想和我們的意志滲透的基礎。
中共上海市長寧區委書記薛潮則認爲,讓先進文化進入網絡社區,要求各級黨員幹部熟悉網絡,學會到網絡社區做羣衆工作,要通過在網絡社區與網民的平等對話,發現他們的需求,在滿足羣衆各類需求中,將先進文化建設植入進來,而不能生搬硬套。
網絡社區發展方向
某公司是國內首家提出“社區聚合”概念的互聯網企業,這家以技術開發見長的公司推出通過BBS搜索,可以搜索到動態網頁的各類內容,從而實現對網絡社區內容的全面搜索。
負責人告訴本刊記者,通過社區內容搜索,可以找到與自己具有同等愛好的網友組成的社區,從而可以從技術層面實現社區資源的細分。
許多互聯網企業越來越重視網絡社區的建設,因爲在網絡世界,人氣意味着關注度,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贏利。
當3年前默多克冒着大家的種種猜測和非議斥巨資5.8億美金收購美國交友網站Myspace,並聲稱之後的網絡社區就是Myspace時;當目前炙手可熱的Facebook之所以在尚未盈利時就獲得了150億美金的估值時,人們對網絡社區的期待可窺一斑。
Web2.0新技術的誕生,使得基於其上的其他工具或技術的發展一直不停地向前,在Web2.0、搜索技術、寬帶等的發展和支撐下,網絡社區有了新一輪發展的機會。諸如TAG索引、羣組、個人空間(blog)、視頻、相冊、音頻、web頁IM、細化搜索……,功能強大到和商業網站一樣,而這是屬於你個人可用的資源。
可以說新技術的改變在某網絡上體現比較明顯。2007年全年,營業收入約40億港元,是中國營業收入最高的互聯網公司。同時,宣傳稱號也從最早的向另一網絡公司“叫板”的門戶網站改爲了如今的“大社區”,高調玩起了社區營銷。
某網絡公司1998年進入即時通訊領域,第二步是涉足移動QQ、QQ秀,第三步是開發遊戲(先棋牌類遊戲後大型網遊)及門戶,第四步是躋身電子商務、在線支付、搜索,第五步將重點開發大型網遊、在線存儲、個人空間、電子郵件。並旨在成爲“一站式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打造“在線生活社區”,並使“即時通訊社區化”也就是在即時通訊這個基礎應用的產品基礎之上,支撐起一個平臺,平臺上有各種應用,並將各種應用打通,成爲一個互聯網社區。
《瞭望》新聞週刊採訪到的其他網站,幾乎都對網絡社區十分重視,並且相信隨着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網絡社區會以一種更爲強勢的姿態融入我們的生活,改變着社會。
你,準備好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