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油價電價齊齊上昇,加之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國內制造業開始醞釀今年下半年的新一輪提價。昨日下午,在中國進出口商品網與大型超市卜蜂蓮花舉行的大型采購供需見面會上,記者從數百家各行各業的供應商處了解到,肉制品、日化、電器等行業的提價可能性最大。
大眾快消品醞釀提價
『我們調查了解到,超市供應商目前的原材料成本平均上昇了10%。』中國進出口網首席運營官楊華向記者透露,由於成本壓力大,目前很多供應商和大型零售商已經選擇了改變經營的模式來減輕壓力:『原來在國內的大型連鎖超市特別是國際巨頭,都會選擇國外的代理公司,現在則紛紛傾向於直接與本地供應商洽談,以期減低采購環節的成本壓力。』
盡管內部消化的方式對於緩解壓力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有供應商坦言,工業成本提高後受制於上下游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行業仍得選擇提價、變相提價等方式向終端市場釋放成本壓力:『特別是大型超市等終端市場,提價表現會更直接、明顯,提價商品主要集中在肉制品、日化品和電器等方面。』但是,對於不同類別商品的具體漲價幅度,受訪供應商均三緘其口,表示『現在還很難預測』。
特色貨利潤大不漲價
制造業整體成本持續上昇,但記者發現,一些制造有特色產品的商家並未對排遣成本壓力而發愁。
在昨日的采購供需見面會上,廣州金山鮮果行王禮義經理就坦承,該果行主要生產銷售太陽果、貝貝果等鮮果,『都是當下搶手的特色果品,既不愁同行間的價格戰,也不怕同質化競爭』。
據介紹,由於這些鮮果均為自產自銷商品,運輸成本的提高並未對其造成不可消化的影響。記者看到,在采購大會上展出的小南瓜、小冬瓜等鮮果的批發價格分別為70元/箱、50-55元/箱(每箱8-10個):『由於產品特色鮮明,賣得起價錢,而且采購商都較能接受,所以我們暫時沒有提價的打算。』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