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張學武,男,漢族,1968年11月出生,大學文化,中共黨員,1987年參加工作,現任新安鎮教委總校長。工作至今,他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以學生為前提,以學生為動力,以培養和造就合格人纔為根本目的,創新育人隊伍,創新管理制度,創新教育途徑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一、運用和諧理念,構建和諧校園
工作期間,張學武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提出的『構建和諧寶坻』的理念,將和諧理貫穿於平日的學校管理中。他首先以新安鎮一中為典型,不斷探索、總結『構建和諧校園』的經驗,並把經驗向全鎮其他中小學推廣。經過三年的他所與實踐,他總結出,構建和諧校園,人是決定因素。因此,他狠抓學生的思想教育。要求學校每學期召開兩次法制報告會以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利用國旗下講話、主題班會、板報和廣播宣傳等多種學生遵規守紀的意識。如今新安鎮全鎮八所中小學,校園環境整潔,學風濃厚。新安鎮一中作為全鎮『構建和諧校園』的典型受到了區電視臺重點采訪表彰。
二、努力實踐公民基本道德規范,關心支持未成年人成長
三年來,他以身作則,努力實踐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以全面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為工作重點,依據新安鎮德育工作的新特點,對德育工作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和布置,加強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和創新性。
在育人方面,積極實施『三個一工程』,即一個老師負責十名學生,一個黨員幫助一名後進學生,一名團員帶動一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收到了良好效果。在經濟上,扶貧助學,為特困生排懮解難。僅近三年間,就為63名特困生免除了課本費,倡導開展了『扶貧助學募捐活動』,並帶頭捐款,籌集資金6300餘元,資助貧困生30餘名。
三、關心他人、助人為樂
張學武熱愛學校,關心愛護每一個師生。經常與青年教師談心,想他們所想,急他們所急,為他們辦了很多好事、實事。對於多年工作在教育教學一線的老同志,他堅持定期『全覆蓋』家訪,『冬送暖,夏送涼』,三年來,共為生活困難的老教師送去幫困金、慰問金12000餘元。
除此之外,他還組織學校開展『每人每天節約一分錢』,捐給紅十字會,幫助身邊困難同學,使這些同學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溫暖。
四、愛崗敬業、埋頭苦乾
張學武擔任新安鎮教委總校長以來,刻苦鑽研業務,大膽嘗試現代管理模式,為搞好工作,不辭勞苦,無論是雙休日還是寒暑假大都工作在單位。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辛勤勞動,換來了新安鎮教育教學的豐碩成果。德育工作不斷優化,中考成績輝煌,連學三年一中上線均達到30人以上,特別是2007年,全鎮396名考生,考入寶坻一中正式生39人,擇校生26人,上線率達到16.4%以上,創歷史新高。體育成績更是走在全區前列,連續三年在區運動會上榮獲中學組團體總分第一,小學組團體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
五、努力改善育人環境,師生共建花園學校
張學武初任新安鎮總校長時,新安鎮中小學校園環境較差,危房較多,存在危險隱患,校園缺少硬化,綠化不達標,美化不夠度。他采取『結合鎮政府、村隊和學校』三方結合的方法籌集資金,三年實踐,他身體力行與學校師生共同翻蓋危房68間,房屋修繕180餘間,植樹1500多株,硬化地面6800多平米,新建較高標准的水泥籃球場7個,做到了環境的淨化、綠化、美化,建成了較高標准的花園式學校。
工作這麼多年來,張學武通過自己的努力曾獲區級優秀教師、區級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市級教育學會先進工作者、天津市教育系統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榮譽稱號。2007年,被評選為區級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先進個人、市級文明市民。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網友評論 1 條,查看全部 | ||||
以微弱的優勢輸給了大口屯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