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隨著環渤海地區兩個半月休漁期正式結束,本市漢沽區蔡家堡村迎來了開海節,在開海節儀式上,村民表演了高蹺舞『搶網』等精彩的節目。隨後,在隆隆的鞭炮聲中,100多艘漁船駛出碼頭開赴渤海灣。傍晚,漁船滿載而歸,『借助開海節的好兆頭,希望今年又是個豐收年。』一名漁民興奮地說。 |
|
在為期兩個半月的伏季休漁結束後,漁民們於昨天迎來了開海日。昨天凌晨4:00,北塘70餘艘漁船就出海捕魚。下午2:00左右,70餘艘漁船乘著漲潮回到了北塘碼頭。碼頭上早就堆滿了海鮮的買家。皮皮蝦每公斤10-12元,海蟹每公斤30元,海螺、海紅……剛剛靠岸的漁民就又抄起了秤,應接不暇地賣起了剛剛撈上來的海鮮。 |
渤海灣伏季休漁期結束
渤海灣伏季休漁期結束,1日,近800條漁船從本市7個碼頭出海開捕,新鮮海鮮近期即可上市。今年本市累計向渤海投放2.7億尾(只/粒)各類水生生物苗種。因大量實施人工增殖放流,加上雨水豐沛,海況、氣候、鹽度條件適宜,捕撈品種將有所增加,特別是絕跡多年的渤海海鮮特產中國對蝦、梭子蟹等有望重上市民餐桌。
經過兩個多月的休整,已補好網、修好船的漁民們一大早就來到了碼頭。昨天中午12時,渤海灣伏季休漁期正式結束,近800條漁船從本市7個碼頭出海開捕。記者在北塘漁港碼頭看到,有200餘條漁船從這裡出發開赴渤海灣。
近年來,本市相繼采取了實施伏季休漁制度、人工漁礁建設以及聯合周邊省市開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對渤海灣的生態漁業修復起到了積極作用。預計今年捕撈產量將比往年有所增加,捕撈的海產品主要有白姑魚、毛蝦、青鱗魚、鮐?魚、大鱸魚、琵琶蝦等經濟魚類。
據本市水產專家介紹,今年天津市累計向渤海投放各類水生生物苗種2.7億尾(只/粒),其中,中國對蝦2.5億尾,三疣梭蟹1100萬只,梭魚450萬尾,海蜇450萬頭,半滑舌鰨20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