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時下,手機短信已經成為利用率頗高的交流方式之一,比打電話便宜,比發電子郵件簡單、快捷,不少人都樂此不疲。但與此同時,形形色色的詐騙短信也悄然在社會上流傳開來,而且花樣不斷翻新,一不留神就可能上當受騙。
市民史小姐近日收到一條短信,內容為『喜慶**集團成立35周年,您的手機號碼被電腦抽中,獲獎金36萬元,請發短信至134****9056確認收到』。史小姐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發過去一條確認短信,但並未再收到任何回音。後來到營業廳給手機繳費時卻發現被莫名其妙地扣了20元信息費,這纔知道自己上當了。某品牌手機論壇調查顯示,在隨機選取的千名受訪者中有80%多的手機用戶收到過各種各樣的詐騙短信。最常見類型一般有以下四種:
中大獎型
此類騙術是利用人們貪圖利益的心理所設計的『巨獎陷阱』,諸如10萬元以上的獎金、名貴汽車、旅游大獎等等。倘若信以為真與短信上提供的兌獎號碼聯系,施騙者就會編造謊言以交手續費、公證費、郵寄費、個人所得稅為由要求對方往指定的銀行賬戶匯款。通常施騙者與手機用戶並不在同一城市,一旦匯款,對方就會利用聯網的ATM機進行異地取款,即使發現被騙,基本上也難以追回被騙款項。
銀行卡消費型
此類騙術是利用人們的恐慌心理將用戶逐步引入『轉賬陷阱』。首先會以某銀行的口吻向用戶發送信息,如接到回電,則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要求用戶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更改數據信息的操作,或者請用戶提供包括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在內的詳細個人資料,並由他們幫助查詢,實際上是進行轉賬業務,將受害者卡內現金轉到施騙者指定的賬戶內。
編造事故型
此類騙術一般是用戶或其親戚朋友的個人信息通過某些渠道被施騙者掌握,他們就會反復騷擾或以通訊公司的名義達到使用戶關機的目的。然後利用用戶關機的這段時間,打電話給機主的家人,謊稱機主生病、車禍、甚至遭到綁架,要求對方匯錢到指定賬戶。
騙取話費型
此類騙術一般以『好久不見』的問候方式做開場白,然後通過點歌、留言或者轉發信息即可獲贈不定額的話費來迷惑手機用戶,而手機用戶一旦按照短信提供的號碼撥打過去,就會開始計時收費,少則幾十,多則上百。
本市一通訊公司工作人員表示,這些詐騙短信一般都是由手機或電腦發送,多為異地號碼,通訊公司很難控制。因此提醒廣大市民,此類短信基本上都屬於詐騙行為。遇到類似情況時一定要首先把心態放平靜,仔細分析短信內容,通過各種正規途徑確認事情是否屬實。即使個別短信打著某大型通訊公司的旗號,也一定要撥打該公司公布的官方查詢電話進行詢問,確認後再做處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