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九七八年,對於中國而言,意味著一場徹底改變中國命運的變革的開始;而對於前國家主席劉少奇的後人們而言,則意味著一場持續十餘年噩夢的終結。
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蒙冤入獄十二年的王光美終於重見光明。半年後,文革中被扣上『叛徒、內奸、工賊』罪名的劉少奇也獲徹底平反。
而後,劉家後人過起了低調平凡的生活。直到日前,人們開始紀念劉少奇誕辰一百一十周年紀念日時,他們纔再次走進公眾的視野。
王光美,一個高雅而美麗的女性,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她的名字同丈夫劉少奇一樣,不僅在中國家喻戶曉,在海外也廣為人知。中國第一個原子物理的女碩士、領袖夫人、十二年的階下囚,王光美跌宕起伏的人生充滿著傳奇色彩。
然而,自從三十年前出獄後,王光美的名字逐漸被人遺忘,直至兩年前她駕鶴西去,纔再次喚醒國人對這個曾經風華絕代的『第一夫人』的記憶。
改革開放後,王光美雖曾擔任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但她並不多談政治,寧可埋頭做普通百姓,朴實持家。據說,每年深秋時節,她也像普通的北京家庭主婦一樣,為一家人采購、搬運『冬儲大白菜』。
王光美晚年低調行事,卻十分熱心公益。她拒絕了社會上許多職位邀請,卻於一九九五年接受了發起『幸福工程』的重任。在資金困難時期,甚至將幾件傳家文物珍品拍賣,把所得的五十六萬元人民幣全部捐給『幸福工程』。
同王光美一樣,劉少奇九個子女也大多過著低調而務實的生活。他們當中有教師,有老板,也有將軍,但大部分人如今都過著默默無聞甚至隱姓埋名的生活,不願意向外宣揚自己的身份。
和千千萬萬普通的家庭一樣,一九七八年前後,中國政治風氣的變化深刻影響著這個特殊的家庭。一九七八年,中國恢復高考,劉源接到北京師范學院的錄取通知,命運由此重新劃出上昇的軌跡。據說,一度被拒絕參加高考的劉源曾向鄧小平寫信求助,終獲考試機會。
作為劉少奇後人中唯一從政的一位,劉源在河南省從公社副主任、副縣長、縣長至市長,一九八八年,三十六歲的劉源當選為河南省副省長,成為當時年紀最輕的副省級乾部。一九九二年,劉源調任武警部隊,由此進入軍界。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政委。
三年前,劉源以一篇《三峽大壩不會被摧垮》反擊了臺灣當局考慮攻擊三峽大壩的言論,引起外界關注。作為中國軍界少壯派代表人物之一,劉源功績顯著。據知,在擔任總後勤部副政委期間適逢解放軍第十次大裁軍,劉源親自參與了裁減人數最為集中的總後系統四所院校向地方的整體移交工作。這項移交工作順利完成,受到了中央軍委的充分肯定。
如果說劉源是恢復高考制度的受益者,那麼劉源的幾個姐妹劉平平、劉亭亭、劉小小(瀟瀟)還是恢復公派留學制度的受益者。一九七八年,與改革開放同步,鄧小平決定恢復向國外派出留學生的制度。
一九八0年劉平平被公派去美國留學,為了安心學習,她隱姓埋名,將自己的名字改為王晴。一九八六年,她作為『文化大革命』後第一個學成回國的博士,她拿到營養教育博士等四個學位。由於在食品研究領域的傑出貢獻,一九九九年,時任國內貿易部科技司司長的王晴引起國際星座局的重視,其名字成了蛇夫星座一顆星的名字。
作為劉少奇兒女中唯一一個商人,同樣曾經留學美國的劉亭亭於一九八九年回國創業,風起雲湧的改革開放的浪潮,使得這位哈佛商學院的高材生有了用武之地,如今她已是兩家公司的老板。
兩年前,王光美去世,劉亭亭義無反顧地接過了母親傳來的愛心接力棒,承擔起『幸福工程』的重任。如今,這項工程已成為中國最成功的愛心工程之一,截止今年十月,該工程已救助貧困母親二十點七萬人,惠及家庭人口九十五萬人。
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劉少奇的兒孫們曾照了一張大合影,照片裡共有三十九個人。他們各自有著不凡的人生,卻大多默默地過著平凡的生活。劉亭亭曾說: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什麼物質財富,但留下了最珍貴的精神財富,那就是要做自立、誠實和正直的人。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