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期有很多家長打來電話反映孩子做事沒有意志力,抗挫折力差。為此,記者就此問題諮詢了相關專家。情商訓練專家指出,孩子的挫折抵抗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實踐活動中逐漸培養鍛煉出來的。
市民張先生打來電話反映,前天早晨屢次叫孩子起床,孩子直喊難受不願意去幼兒園。到醫院七、八個科室看了一圈後,發現孩子竟然得的是『上學恐懼癥』。經過多次了解纔知道,病因源於孩子前天在幼兒園不睡午覺被老師罰站後,怕被同學歧視不想去學校。
卡內基天津培訓中心訓練專家王永宏指出,很多『挫折抵抗力低』的孩子往往會把他們遇到的挫折或者失敗歸結為一些看來『無法改變的原因』,例如,『我太笨,我就是學不會數字』,還有很多是『自責的原因』,比如,『我在新的幼兒園裡找不到朋友,因為沒有人喜歡我。』這主要是因為大部分父母都想把孩子置於自己的羽翼之下,幫他擋住傷害與失敗,導致孩子學不會如何承受挫折。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給孩子帶來最多打擊的往往不是失敗本身,而是孩子對失敗的理解。情商訓練專家說,應及時告訴孩子『失敗長什麼樣子』,幫助孩子建立對失敗的正確理解。讓孩子看到,那些導致失敗的原因都是可以改變的。
王永宏表示,如果家長永遠將孩子置於自己的羽翼之下,替他擋住傷害與失敗,孩子就永遠也學不會如何承受挫折。此外,家長也要努力去發現孩子擅長做哪些事情,並且鼓勵他去做。因為在某一領域裡有充分的自信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面對來自其他方面的挫折。
王永宏指出,孩子自信的來源不一定是考試第一名,也並非要擅長舞蹈或者鋼琴,很多時候,孩子們最大的成就感恰恰來自家長對他的珍視與驕傲。『我是媽媽心目中最重要的人』,這種感覺非常好。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