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薩科齊沒有想到,『他』擔任歐盟輪值主席期間要面對兩大不合常理的變化:與俄羅斯的關系大幅拉近,與中國的關系卻陷入互不理解、彼此惱恨的深淵。北京認為自己決定取消原定於12月1日在裡昂舉行的中歐峰會,責任完全在法國。中國以前從未有過如此之舉。這一次中國的反應是因為薩科齊11月突然宣布將於12月6日在波蘭會見達賴喇嘛。
很多人不明白,既然國際金融局勢需要各國與北京密切合作,愛麗捨宮怎麼能讓中法關系惡化到如此程度。
在中國問題上,對薩科齊來說,中法關系起初比中俄關系進展得更加順利。2007年11月,他炫耀在北京拿到了前所未有的巨額合同,愛麗捨宮的顧問們都盛贊中國在達爾富爾和氣候變化等國際事務中發揮的『建設性』作用。
隨後薩科齊對待西藏騷亂的態度讓這種良好的氣氛煙消雲散。他先是保持沈默,後來面對法國輿論對中國鎮壓行為的激動情緒而改變了態度,他對出席北京奧運會提出了『條件』。11月,薩科齊突然公開宣布要與西藏精神領袖完成這次期待已久的會見,使中法雙方的爭執更加激烈。
據了解內情的人透露,薩科齊在對待中國人上犯的錯誤在於他總是變來變去、反復無常,對於極為看重『面子』的中國政權缺乏尊重。布朗或默克爾等其他西方領導人懂得委婉行事,避免與北京對峙。薩科齊想在公眾面前樹立強人形象,結果可能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法國《世界報》網站12月4日報道題:中國認為法國是歐唯一的軟肋(記者索倫·澤洛)
薩科齊決定12月6日在波蘭會見達賴喇嘛,北京立即給出回應:取消原定12月1日在裡昂舉行的中歐峰會。本周四中國進一步威脅對巴黎實施經濟報復。法國國際戰略關系學院研究部主任、中國問題專家讓一樊尚·布裡塞對中國的強硬態度有著自己的看法。
他說:達賴喇嘛問題只是個借口。中國打法國板子,但事實上它不喜歡的是歐洲團結。中國政治家們覺得自己是在處理雙邊問題,但他們也清楚自己還不太擅長處理多邊問題。中國一直在分裂歐洲,因為統一的歐洲會實施武器禁運,會迫使人民幣昇值等等。現在他們找到了突破口。問題不在於達賴喇嘛,而在於進攻軟肋,這個軟肋就是法國。
在歷史上,法國外交界一直對中國很著迷,對中國的認識完全脫離現實。我們相信應該對中國人友好,這樣他們纔會對我們友好。在世界大國中,法國是對中國最軟弱的一個。因此法國被認為是一個女性化、脆弱而善變的國.家。然而中國只相信實力。
如果中國對法國實施經濟報復而歐洲不管不問,中國就大獲全勝。
布魯塞爾當代中國研究所網站11月24日文章題:歐盟對華政策應該采取更加現實主義的態度(作者喬納森·霍爾斯拉格)
歐洲正在一個戰略真空裡發展與中國的關系。短期經濟利益仍然壓倒一切,對話的次數確實迅速增加,產生的結果倒是很明確。中國代表如今在很多會議上都斥責說,歐盟應該先把自己內部的麻煩解決好,而不是向中國強加種種條件。
這種批評確有道理。歐盟自稱是中國可靠的伙伴,但事實上只擅長用含糊的辭令掩蓋內部的分歧。
很多成員國都認可加強經濟互惠的要求.但在遇到大批堅決的中國談判者時卻把難題留給歐盟委員會。歐盟內部沒有就該給中國施加多大壓力開放有利可圖的部門達成一致,也沒有就應該在多大程度上與中國分享寶貴的技術達成一致。成員國的行為就像一幫小商人,忙著內斗而不是共同面對街角的那家大超市。
戰略伙伴關系的主要參數不是對話的次數,而是利益攸關方的投入以及最終的結果與其長遠利益有多大關聯。歐盟面臨的挑戰不僅是中國的『實用政治』,而且包括其成員國的『實用政治』。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