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為期三天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今天(8日)起舉行,這將是本周分量最重的中國新聞。
與此同時,按慣例,本周將陸續公布11月份宏觀經濟運行的主要數據。從現有各種版本的預測信息源看,除CPI和PPI雙雙繼續下行外,估計其它關鍵數據比上月更為難堪。
因此,很有可能和上個月相似,有關數據繼續采取分散公布。果真如此也可以理解,『分散』能減少數據對業界及社會的心理衝擊程度。
實際上,前天和昨天,國內兩家主要財經報紙已分別援引權威渠道信息源,對11月份的外貿和稅收作了預測性的報道。
關於外貿,援引中國海關初步統計,11月份外貿出口大抵在1000億美元左右,降幅達兩位數已無懸念。果真如此,中國月度外貿出口將滑入多年未聞的負增長空間。
出口負增長意味著退稅額度還須擴大,力度仍得增強。對國家而言,意味著稅收被迫做減法。為刺激經濟,減稅乃『一連串事件』:譬如增值稅轉型要減1200億,提高個稅起征點也涉及減稅,等等。而更大的減稅還是實體經濟稅源的急劇減少。11月份稅收增幅預計為-9%,上半年增幅高達31%,8月份驟降至11%,9月份繼續下行至2.5%;10月份首次滑入負增長區間(-0.3%),算上11月份,負增長步入第二個月。外貿出口持續下跌、實體經濟頹勢漸顯,前景不容樂觀,稅收勢必受到牽連,12月份的情勢必呈進一步下滑狀。有鑒於此,上周國稅總局罕有地緊急發文要求各地稅務機關加強稅收征管稽查,查遺補漏,盡量彌補越來越大的稅收缺口。
明後兩年中央財政4萬億刺激經濟擴大內需,財政務必做加法。眾所周知,財政的錢大頭須從稅收來。一邊被迫減稅,一邊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沒商量,錢的缺口豈不是越拉越大。為此,已有消息稱,明年可能發國債5000億、赤字財政5000億,也即所謂『雙五千計劃』非實施不可。然而,發國債視同寅吃卯糧,赤字財政形如後年的工資提前到今年花,雖能救急卻極易留下新後患。由此可見,財政做加法,還須想出新的辦法來。
辦法還真有——節支增收傳統老套但管用。譬如,最近遭到輿論痛斥的新餘官員『出國考察』和溫州官員『出國培訓』之類,不妨禁掉它一大半;譬如,國家各級行政機關的行政支出節約它20%不算多;譬如,公車不妨封存它三分之一保准不礙事;譬如,公款吃喝能否先忍一忍,實在嘴饞,能否少吃上幾頓,在經濟形勢嚴峻時,官員們當與民同甘苦渡時艱。
當下刺激經濟拉動內需固然十分緊迫,但提振業界和百姓的信心更顯迫切。信心哪裡來,首先從『榜樣』的言行中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