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蔓延,這是記者在回顧2008年天津濱海新區的道路建設情況時,腦海中閃現的第一個詞。天津大道正式開工建設之後,今年濱海新區在建的主要道路將達到200公裡以上,這樣的長度甚至超過了天津市海岸線的總長。
如果攤開一幅濱海新區地圖,用筆勾畫出這些道路,就能清楚地發現,無論東西向、南北向還是海河南岸或海河北岸,都布滿了今年開工建設的新道路。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在2006年將濱海新區提昇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時候,濱海新區管委會就開始醞釀一份包括道路、輕軌、有軌電車在內的濱海新區交通綜合建設方案,這也就是後來被人稱為『大交通建設草案』的方案,而2008年,則是實現這份『大交通建設草案』的關鍵一年,四條客運乾道和四條貨運乾道的道路主體骨架今年已經過半,而我們的濱海新區,也正在這四通八達的公路網上狂奔。
港城分離
緩解客貨運並行壓力
『港城分離』,既是濱海新區大交通體系中最為核心的概念,也是濱海新區交通建設所期望的主要目標之一。由於天津港所產生的巨大貨運需求,很長一段時間內,濱海新區主要公路乾線同時兼顧客貨兩運的壓力,一方面造成了比較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公路輸送能力的最大限度發揮。因此,『港城分離』交通體系的建設,成為了2008濱海公路交通的主要特點之一。
南面,起點為外環線津沽立交橋,終點為濱海新區中央大道連接津濱的第六條快速通道——天津大道正式開工建設,這是濱海新區海河以南部分的第一條快速客運通道。它的建設,將解決現在津沽公路客貨混行交通秩序混亂以及交通流量飽和的問題,並能間接緩解海河、海門兩座跨海河橋梁的通行壓力。
東面,順著蜿蜒的濱海新區海岸線,中央大道和海濱大道,這兩條幾乎平行的公路在2008年都進入了重要建設階段。曾有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位於濱海新區東面的這兩條道路之所以比其他更為重要和關鍵,是因為他們直接連接著天津港各個港區和濱海新區各個臨海功能區,這個方向交通的運輸能力和通暢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濱海新區的交通體系。
中央大道主要負責客運,它幾乎連接了濱海新區所有的核心區域,不但溝通了漢沽區、塘沽區、大港區三個行政區,使保稅區、濱海休閑旅游度假區、開發區、於家堡金融區、臨港產業區等多個功能區實現『無縫連接』,實現港城交通分離,還徹底解決過境車輛、集疏港車輛對濱海新區中心城區的影響。
內外兼修
實現環渤海城市對接
許多人都將連接濱海新區和外省市的陸上交通線路視作大海的航線一樣重要,因為港口航線確保的是濱海新區對海洋的輻射,而對外省市的陸上交通則實現的是濱海新區對內陸的影響。在2008年,這樣帶有巨大影響力的濱海新區對外陸上交通線路層出不窮,無論是連接天津市區還是北京,甚至是整個環渤海地區。
7月16日,曾被稱作『京津塘二線』的京津高速正式開通,京津高速全程連接塘沽區北塘鎮與北京市五環路,是連接濱海新區、天津市區和北京的第二條高速公路。京津高速設置了與京滬高速公路、京津公路、津漢公路、東疆保稅港區的4條聯絡線,並且有線路直接連接至天津港集裝箱碼頭,使天津港集裝箱碼頭貨物享受全高速的運輸待遇,這是原先的京津塘高速所不具備的。
既承載濱海新區區內交通任務,又能連接對外交通的還有海濱大道。海濱大道是連通整個環渤海地區的海岸大通道,基本沿渤海灣海岸走向。這條『內外兼修』的環渤海灣通道有效加強了天津與河北、山東、北京、遼寧等周邊省市和西部地區的交通聯系。
立體交通
從水下隧道到『空中走廊』
如果將未來四通八達的濱海大交通路網看作密布的神經細胞,那麼,那些起著重要連接作用的神經元便是連接公路的橋梁樞紐,濱海新區今年新建的這些交通樞紐遍布於空中、水上甚至水下。
有這樣一組驚人的數字,16條連接線路,163622.6平方米的總面積,它們都屬於這座天津市最大的單體橋梁——集疏港二三線立交橋,2009年年底前正式建成通車後,這座如同『巨型神經元』的立交橋將銜接起如神經線分布於四周的濱海路網,行駛在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之上,確實有『空中走廊』的感覺。天津集疏港二三線立交橋位於集疏港公路一期、疏港二三線、海濱大道相交位置,立交橋北接海濱大道至河北省,南通大港區,西連已具備通車條件的集疏港公路一期,進而連接京津塘高速二線,東側則能直接通至東疆港保稅區大門前。
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疏港二三線立交橋結構十分復雜,路網交錯,共分為三層。
其中,京津塘高速二線與疏港二線在地面層、疏港三線在第二層、海濱大道位於第三層,彼此之間又相互連接,車輛可通過這座立交橋進行道路轉換。為此,設計部門也采取了多種交通組織方式,如京津塘高速二線與疏港三線交叉處采用Y形互通立交,海濱大道、疏港二線交叉處為半定向互通立交,海濱大道與疏港三線交叉為半苜蓿葉形互通立交。
水下,中央大道海河隧道將從於家堡地區下穿進入海河,直接溝通南北兩岸,在海河南岸連接津沽公路接線立交橋,使建設貫穿濱海新區重點區域的『濱海大動脈』成為可能。
水面之上,新建的海河開啟橋成為點對點的連通於家堡和響螺灣這兩座未來中心商務區的第一座橋梁。橋梁建成後,響螺灣和於家堡間就能實現點對點通行。新開啟橋還將連接西岸的坨場南道,東岸的永太路、新華路,並接入中央大道。在這樣一座連通響螺灣與於家堡『第一號』橋梁的帶動之下,未來的響螺灣和於家堡之間還會陸續建設10座左右的橋梁,專門服務於兩座未來商務區之間的交通通行。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