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訊『有個寶寶纔算家。』這樣一句看起來很平常的話,在被用做廣告宣傳語後,卻給南陽的邱女士帶來了巨大的精神壓力和煩惱。『難道沒有寶寶的家庭,就不能算是家?!』對於廣告上定義的『家』的概念,邱女士不能認同。她說,她想讓大家來『評評理,聲討聲討』。
事件:電視廣告語招來觀眾『聲討』一句廣告語,緣何會引起觀眾那麼大的反響?采訪時,邱女士坦言,主要還在於她本身情況特殊,容易被刺激。
邱女士說,2004年,她嫁到南陽鄧州,和公婆一起生活。婚後4年,因為某種原因,她一直沒能懷上孩子。因為抱孫子心切,公公、婆婆多次催促他們夫婦生育,讓她覺得生活壓力很大。
前幾天,邱女士無意中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則鄭州某醫院的宣傳廣告,廣告中『有個寶寶纔算家』的宣傳語,更是深深刺痛了她。『公公婆婆等人看見後,更是把它拿來和我們對號入座,在丈夫面前數落我們沒有生育,言外之意,家不像家。』邱女士說,她不明白,醫院宣傳廣告憑什麼這樣來定義『家』的概念,難道沒有孩子的家庭,就不能算是家?!
調查:受訪市民對此莫衷一是這條廣告語是否存在『傷人嫌疑』?市民對此持何態度?記者隨機對20名市民進行了調查。
多名受訪者認為,人們對這則廣告語的心情及態度應一分為二,『如果是有子女的家庭或生育正常的家庭,可能看到這則廣告時一笑而過,但對於本身存在生育問題的家庭,類似這樣的廣告宣傳語,會讓他們非常敏感』。
說法:如果較真,很多廣告都有毛病河南形象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改法認為,在國家衛生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下發的第26號令《醫療廣告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醫療廣告的表現形式不得含有以下情形,其中之一就是『不得貶低他人』。『這句「有個寶寶纔是家」的廣告語,存在貶低和刺激沒有寶寶家庭的嫌疑,應予以完善。』王主任說。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鄭州大學教授、應用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明鎖。他說,這則廣告是通過電視媒體廣泛傳播的,接受群體存在不確定性,那些不想生育尤其是不能生育的特殊群體,『看了確實會不好受』。
『這句廣告語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傳統家庭觀念的反映。從廣告效果來看,它起到的是引出宣傳下文的作用,從這一點講,廣告語本身無可厚非。』鄭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廣告系主任顏景毅教授說。
顏教授認為,廣告語只是用於單位或企業的廣告宣傳,只要宣傳內容不存在虛假、違法等情況,受眾不應對此太過較真。『畢竟對類似這種廣告語敏感的群體還是佔社會的少數,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這種廣告語不會產生太多的想法,如果刻意對號入座,可能我們身邊的很多廣告語都能挑出毛病。』
『看來,廣告語言應該嚴謹,應該顧及到社會的各個層面,這樣纔能讓更多的人理解。』專家們這樣認為。
(責任編輯:霍鍵)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