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高校就業迎來寒冬。據了解,本市大多數高校的簽約率目前都不足10%,60%以上的大學生沒有就業意向。對此,在從中央到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不斷推出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新政同時,各高校也絞盡腦汁,為大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加強就業指導以提昇就業能力,一系列措施被高校的管理者和大學生們稱為『就業融冰計劃』。
昨日,記者從本市各高校了解到,在高度重視就業的同時,各高校也進一步加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許多高校都開展了以當前就業形勢教育為重點的就業教育活動,幫助學生客觀、理性、辨證地認識就業形勢,引導學生合理調整就業期望值、積極主動地就業,同時積極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西部、到基層就業。面對嚴峻就業形勢可能帶來的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高校還專門組織畢業生參加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對遇到困難的學生及時進行心理疏導,緩解不穩定情緒。
現狀1招聘企業明顯減少簽約艱難
『以往這個時候,集中全力找工作的同學,差不多手裡都握著一兩個機會了,只是在挑更合適的。但今年的情況卻是,只要有個機會學生就簽約了,沒有簽約的大部分都是一點機會都沒有。』本市某高校國際商學院負責學生工作的劉老師告訴記者,近日學院剛做過畢業生簽約率的統計,雖然數字上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實質』卻不同。『今年到院裡來招聘的企業明顯減少,尤其是房地產業、金融業、IT業最明顯。』劉老師告訴記者。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受經濟形勢的影響,本市各高校畢業生簽約者寥寥,尤其是文科和經管類學生受到的衝擊最大。
『如果年前找不到工作,年後可能更難!』眼看寒假就要來臨,大學校園裡找工作的氛圍變得更加壓抑和緊迫。因為沒有課,不少大四畢業生已經回家了。『來年再說吧,實在不行,就回老家找工作。』畢業生小王告訴記者,已經找工作三個月了,投了很多份簡歷,趕了N多場招聘會,但至今仍沒有接到一個offer。小王告訴記者,身邊不少同學都已經動搖了最初的『不去北京就留天津』的想法,開始向省會城市和一些中小城市尋找就業機會。
現狀2校方忙『融冰』教授幫學生求職
就業寒冬的到來,在讓大學生們感到陣陣寒意的同時,也加速了高校對今年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盤點分析,推出系列促進就業的『融冰計劃』,為抵御就業寒冬做好全方位的准備。其中,除全方位開展就業輔導、加強心理疏導之外,還動員一切資源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和以往專業課教師上完課就走不同,如今,專業教師、校友聯手,加入促進學生就業的隊伍,甚至由教授、導師親自帶領求職畢業生登門拜訪企業,增加就業機會,這已經成為各高校普遍的一種做法。如天津大學材料學院的老師們廣泛聯系合作單位和校友,在短短一周時間內就聯系到17家用人單位;南開大學信息學院建立了就業工作責任體系,並發出《致導師的一封信》,呼吁專業教師加入到促進學生就業的隊伍中來。
現狀3 『就業博客』助求職者度『寒冬』
『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篇不錯的「面經」,轉載過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在今年這個被眾多媒體稱為就業『寒冬』的季節,點開南開大學文學院為09屆畢業生創建的就業服務博客,類似這樣的就業經驗和信息每天更新得非常頻繁。現在,每天去『踩踩』這個博客,已經成為該院許多同學上網要做的第一件事。『畢業班近期相關事宜』『體能測試通知』『裁員或不景氣公司名單』……博客不僅是就業信息發布的平臺,也是南開大學文學院為應屆畢業生提供各種服務資訊及進行教學管理的平臺。通過這一渠道,畢業生無論身在何處,相關的信息提示和學校重要工作的通知都能被方便地接收。
而在各高校的BBS『求職』論壇中,如今,『面霸』(offer比較多,到處參加面試的強人)們少了。應運而生的是許多新鮮的求職流行語:『辛拉面』(指一些學生投遞求職簡歷後沒有回音,毛遂自薦,辛辛苦苦獲得面試機會);『霸王面』『霸王筆』(指那些沒收到用人單位的面試、筆試通知也要硬闖以求獲得面試機會的學生);『電鋸』(指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打電話告訴求職者未通過篩選)。在無奈與調侃中,學生們期盼來年春天的一絲絲暖意。記者劉曉艷
2009年大學生
就業形勢預測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仍然面臨諸多不利因素,總體就業形勢比較嚴峻。
(一)受金融危機的影響,金融行業衝擊較大,國內很多外向型及相關企業已經受到波及。
(二)從目前全國和本市部分高校的反映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用人單位數、提供的崗位數等都有下降趨勢。
(三)畢業生就業過分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和大中城市等少數地區。這些地區恰恰是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因此對畢業生就業會產生一定影響。
(四)預計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611萬人,就業任務艱巨。
2008年本市高校
畢業生就業狀況
1.到國有企業、集體、民營、三資等企業就業的畢業生佔絕大多數,且所佔就業比重穩中有昇;到黨政機關、科研院所、高校等單位就業的比重持續下降。
2.昇學人數繼續減少。高職昇本招生計劃的減少是導致畢業生昇學人數下降的主要原因,大多數畢業生直接選擇了就業。
3.用人單位臨時聘用畢業生的人數上昇。
4.近7成在津就業。本市高校本專科畢業生在津就業的人數比例為66. 71%,半數以上研究生留津就業。值得關注的是,其他省市接收我市畢業生最多不到總量的5%,這也說明各高校在天津以外地區開闢畢業生就業渠道的工作亟待加強。
5.外地生源來津搶工作。本市高校本科畢業生非津生源留津人數和外地高校非津生源進津就業人數逐年增加。
6.基層就業人數增加。2008年本市高校本專科畢業生到基層就業41100人,佔本專科畢業生的39.62%,比2007年增加11782人。
7.『訂單式』就業人數增加。2008年訂單式就業畢業生3155人,其中天津生源畢業生約佔60%,總人數比2007年增加近1000人。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網友評論 1 條,查看全部 | ||||
天津體院的就不管不顧畢業生,都沒有企業招聘,連宣講會都沒有。新聞舉例的也都是天大、南開。同樣是本科高校,希望也能得到相關部門的同等重視。招生辦和 就業指導火爆程度天壤之別。現在雖然增開了輔修的第二學位但據說也是社會不承認的,光靠緩兵之計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多上一兩年出來還是沒人管,形勢好事糟糕,那有什麼用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