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種種跡象表明,距離中國內地首家迪斯尼樂園正式簽約的日子,已經越來越近了。
美國華特迪斯尼公司樂園及度假區全球公共事務執行副總裁顧曼麗,13日以書面答復的形式向記者證實:『就中國大陸主題樂園項目的可行性的討論一直在進行中。』
顧曼麗表示,『這一討論的時間很長,作為這一過程的一部分,我們和上海市政府一起准備了一份申請報告,將遞交中央政府審核。目前尚未成交,項目尚未獲准。』
而根據記者多方求證,上海市政府與迪斯尼公司已經就合作建設上海迪斯尼樂園項目,達成一系列重要的框架性共識,其中包括項目選址基本確定為上海浦東地區,規劃面積有望創下迪斯尼樂園之最,將由一家大型國有企業代表中方出資等。
但由於目前項目談判仍處於保密狀態,許多細節仍然要留待日後正式簽約時公布。
在上海興建迪斯尼樂園,從提出構想至今已歷時十年有餘,其間雙方談判代表已換過好幾茬,也曾經歷過許多波折變故,但雙方都沒有放棄尋求合作機會的努力,此間旅游業內人士分析主要有兩大原因。
對於迪斯尼而言,具有13億人口的中國無疑是個巨大的消費市場,盡管3年前開幕的香港迪斯尼樂園已經吸引大批的內地游客,但其輻射半徑更多局限於珠三角地區,而對於中國經濟的另一『引擎』長三角地區而言,到上海體驗迪斯尼樂園無疑將更加方便快捷。
此外,迪斯尼樂園歷經50多年發展仍然歷久彌新的關鍵,就在於其在空間上的不斷拓展和在內容上的推陳出新,與上海的合作自然能再度延長迪斯尼樂園品牌的『生命周期』。
復旦大學旅游系副教授後智鋼分析,迪斯尼樂園落戶中國內地具有許多優勢:一是中國旅游市場廣闊,地域經濟發展又不平衡,樂園客源因此可以得到『有梯次的保證』,即『先富的』先來,『後富的』後來;同時,在中國內地開建迪斯尼樂園,必然將這一最西方化的樂園旅游項目和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從而增加樂園的文化內涵和魅力。
2003年7月,除迪斯尼外的另一大全球娛樂品牌『環球嘉年華』曾在上海掀起一股旅游旋風——每天平均接待游客3萬人次,雙休日高達5萬人次,兩季接待游客300萬人次,收入過億元。當時為了體驗幾分鍾的旋轉快感,有些上海市民甚至冒著酷暑排隊等上三個小時。
『迪斯尼樂園可能會帶來一場「永不落幕的嘉年華」。』後智鋼說。
上海即將在2010年舉辦世博會,此間經濟人士分析,隨著迪斯尼樂園項目日漸明朗,上海現代服務業必將在旅游會展業的帶動下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從而推動上海和浦東的經濟發展模式更加合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