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春節臨近,又該貼『福』字了。但不知從何時起,很多人喜歡將『福』字倒貼過來。對此,中國民協主席馮驥纔則表示,大門上的福字不宜倒貼。
兩個地方倒貼『福』字
馮驥纔說,倒貼福字,取其『倒』和『到』的諧音,意為『福到』了。在我國傳統民俗中確有這種說法,但不是說所有『福』字都要這麼貼,尤其是大門板上。馮驥纔說,倒貼『福』字主要在兩個地方:一個地方是在水缸和土箱子(即垃圾箱)上,由於這兩處的東西要從裡邊倒出來。為了避諱把家裡的福氣倒掉,便巧用『倒』的諧音字『到』,倒貼福字。用『福至』來抵消『福去』,以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另一個地方是在屋內的櫃子上。櫃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貼『福』字,表示福氣(也是財氣)一直來到家裡、屋裡和櫃子裡。
馮驥纔強調說,大門上的『福』字從來都是正貼。大門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納福』之意,而且大門是家庭的出入口,一種莊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貼的『福』字須鄭重不阿、端莊大方,故應正貼。如時下這樣,把大門上的『福』字翻倒過來,則必頭重腳輕,不恭不敬,有悖於中國『門文化』與『年文化』的精神。
吃年夜飯有意延長時間
天津市民俗專家趙之珩介紹說,年夜飯是一年中的最後一頓飯,全家圍坐在一起共進晚餐,辭舊歲。年夜飯的餐桌上都少不了一道魚,年年有『魚』,一年有『餘』,圖個吉祥,圖個喜慶。在進餐進程、速度上也有些區別,向老人敬酒,全家共賀等。這頓飯是全年吃的時間最長的一頓飯,其目的在於減少守歲的枯燥等候,故而有意延長時間。
除夕夜三種形式祈福
除夕夜,我國民間有守歲、壓歲、踩歲習俗。有關專家表示,守歲、壓歲和踩歲是過年習俗中極富特色的三種祈福形式,表達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祝福和期盼。
在守歲這一觀念中,『守』既有對逝去的舊歲惜別留戀之情,更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殷殷期望之意。孩子們此時最期待,也最興奮,他們紛紛給長輩磕頭拜年,長輩們則要忙不迭地給『壓歲錢』。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是希望晚輩平安幸福,遠離不幸和災難。
除夕夜,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卷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
民俗專家表示,如今踩歲習俗已被燃放鞭炮替代,守歲和壓歲的風俗仍十分流行。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