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改善民生是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維護群眾利益的集中體現。在當前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僅得利於眼前,還將功推於後代。越是困難時候,越要重視民生,越要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這既是保民生、保穩定的必然要求,也是保增長、促發展的重大舉措。
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是當前各級黨委政府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務。現在的重點是,要進一步加強社保體系的密度和強度。社保體系的密度和強度,決定了民生基礎的堅實度。所謂密度,就是要進一步擴大社保體系的覆蓋面,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努力實現『應保盡保』,切實提高社會保障的普惠性。所謂強度,就是要根據物價變動情況、當地居民收入和政府財力,適時提高社會保障標准,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當好群眾服務員。
完善社保體系需要經濟實力,但並不是唯一決定性因素,某種程度上這是個執政理念問題,是個對老百姓的態度問題。近兩年,我們在實力還不強、財力並不充足的情況下,大力實施民生工程,不斷在密度和強度上下功夫,效果良好。今年,我們將實施28項民生工程,財政投入達到220億元以上,其中很大一塊就是加強社保體系建設。只要心裡有民生,只要有決心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財力強的地方能辦好,財力弱的地方也能辦好。關鍵是要處理好『小氣』和『大氣』的關系,在行政支出上一定要『小氣』,堅決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但對民生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投入要『大氣』,不能吝嗇、不怕花錢。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