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請關閉酷6加速器、ppstream加速器等程序,否則影響視頻播放
如您在觀看新聞時出現聲像不同步,請您刷新瀏覽器並清空IE緩存後再進行觀看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端午是我國端午申遺成功後的首個節日,然而最近一則《韓國美女留學生教你吃粽子》論壇貼又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使得曾經的中韓端午之爭再起,引發網民口水大戰,此事件又被稱為『思密達粽子門』。
在這篇名為『韓國美女留學生教你吃粽子思密達』帖子中,一位自稱北京某大學韓國留學生先是擺出各種不雅造型舉例說明北京人不懂如何吃粽子,然後又穿上韓服教中國人吃粽子時候要先注意禮儀,講究衛生等等。
由於端午即將到來,這篇有爭議性帖子迅速被轉載到各大論壇,引起了網民極大的憤怒。針對韓國留學生的說法,有網友表示,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且端午申遺成功已經毫無爭辯的告訴世界,端午節是屬於中國的。而粽子作為端午節傳統食品,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所以韓國人根本沒有資格說這話。此種說法得到了眾多網友的支持,但是也有網友表示雖然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但是在如何更好的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上,韓國顯然走在了我們前面。
針對粽子引發的爭端,民俗專家王至松表示:『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其實與我們的端午節不是一回事。端午節起源於我國是不爭的事實,而粽子是端午節傳統食品。在我國,粽子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當時主要有兩種粽子,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到晉代,端午食粽子成為全國性風俗,『仲夏端午,烹鶩角黍』,這是西晉周處所作《風土記》一書中的明確記載。到了唐宋,端午吃粽子更是成為了民間普遍的習俗。現如今,粽子更是稱為廣大人民所喜好的食品。但對於粽子的吃法,我認為除了在正式場合上要遵守一定用餐禮儀外,沒必要有太多限制。因為繼承傳統文化不光是擺樣子,最重要的是要注重節日的內涵,增強對民族傳統的認同。』
對於『思密達粽子門』引發的爭論,王至松認為隨著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時間和精力都非常有限,而且現代傳統節日商業味兒越來越濃,導致人們對於端午等傳統節日越來越不重視。同時他也強調,目前有很多企業都非常重視對於傳統文化和歷史內涵的傳播。例如前段時間著名的粽子生產企業三全集團就將粽子文化與傳統叫賣文化相結合,在北京、上海、鄭州、成都和武漢五地開展別具特色的粽子叫賣活動,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效果,更喚起了民眾對傳統文化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