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參事、全國文聯副主席、天津市文聯主席、今晚傳媒集團高級文化顧問馮驥纔遞交提案,建議文化遺產的產業開發要通過專家審定,政府要牢牢抓住對文化遺產的管理權,以保護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和完整性。
馮驥纔認為,文化遺產是子孫萬代共享的財富,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從文化的經濟價值來看,只有保護好文化遺產的原真性,纔能發揮文化遺產的永久的魅力,使其具有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同時也使我國的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真正和健康地發展下去。文化遺產的產業化主要包括歷史名城名鎮、歷史街區旅游開發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商業運作兩部分。在產業化過程中,文化遺產的擁有者和傳承者及其所在地區都會獲得經濟效益,甚至可能成為地區性經濟支柱。然而,很多地方由於對文化遺產的文化內涵與特性缺乏認識,只將其作為一種產業資源,簡單地與地方政績和經濟收益掛鉤,容易陷入一種比較盲目和急功近利的狀態,結果不僅所獲經濟成果十分有限,還會對文化遺產本身造成根本性破壞。
馮驥纔建議,凡列入國家到地方各級名錄的文化遺產,都應建立專家委員會或專家組協助政府相關部門進行管理,特別要把文化遺產產業開發的審定與監督列為專家組的實質性工作內容;任何部門對文化遺產的開發,都必須有嚴格的規劃,這些規劃必須經專家組簽字批准方可進行開發,產業開發的部門必須同時承擔對遺產保護的相關責任;在產業開發和運行過程中,專家組要進行跟蹤監督,凡違反遺產保護原則的操作,都應通過政府管理部門予以阻止;除此之外,政府管理部門還要負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責任,牢牢抓住文化遺產的管理權,以保護文化遺產的豐富性和權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