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2009年3月13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閉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閉幕會後會見中外記者。今年記者會的現場與往年有一個明顯的不同,主席臺上沒有布置鮮花和綠植,簡潔的桌面讓人一目了然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今年記者會的現場與往年有一個明顯的不同,主席臺上沒有布置鮮花和綠植,簡潔的桌面讓人一目了然。 [ 2009-03-13 08:52:08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雖然記者會要十多分鍾後纔開始,但記者們之間的互相采訪活動卻已經開始了。『你對今年的兩會有什麼看法?』『你今天幾點到的現場』『提問時,你感興趣的問題是什麼?』這些問題都是記者們提給自己同行的。並非閑聊,很多記者在采訪過後就開始『伏案疾書』,一位記者稱這種互相采訪為『熱身』。 [ 2009-03-13 09:54:37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工作人員宣讀記者會提問規則,原則上一個記者只能提一個問題。 [ 2009-03-13 09:48:53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中央電視臺法語頻道的主持人正在記者會現場緊張地錄制節目。 [ 2009-03-13 09:47:03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記者們對網絡媒體的直播興趣濃厚,不停地把鏡頭對准網絡直播的工作人員。 [ 2009-03-13 09:41:50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在金色大廳最後一排三角架的『叢林』中,一位清瘦的老人硬是擠了進去並拿著一部相機調鏡頭。他是解放日報記者狄建榮老師,今年73歲的他從1982年起就開始跑全國兩會,親歷了此後歷屆總理的記者會,今年兩會他發了4條稿件。他說,文字記者拍照片,主要是為了記念這珍貴的時刻。 [ 2009-03-13 09:39:58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在中國常駐了五年的印度記者賽伯樂又一次來到熟悉的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但他思考的問題已經和前幾年不同。『以前我主要關注的都是印度和中國的外交關系、中國的外交政策等,這次我最關注的是溫總理對中國應對金融危機措施的解釋,我希望從中找到對印度有借鑒意義的思路。』 [ 2009-03-13 09:36:52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那邊已經閉幕了。』一位剛剛走進記者會現場的記者的說。隨著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閉幕,記者會現場的記者人數迅速增加,金色大廳已經擠滿了記者。新入場的記者開始打電話,聯系提前來佔座的同事。一場吸引世界眼球的記者會進入倒計時。 [ 2009-03-13 09:34:05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新華網、中國政府網、人民網、央視網、中國人大網……隨著記者們陸續進入金色大廳,總理記者會現場氣氛越發熱烈,在大廳一側進行直播的網絡媒體也進入『臨戰』狀態,開始在網站上陸續播發記者發回的現場圖片報道。准備進行直播的中國人民廣播電臺和國際臺的工作人員,開始拿著各個語種的相關材料進行『誦讀』了。 [ 2009-03-13 09:33:13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離總理記者會開始還有半小時左右,金色大廳裡的照相機閃光燈已經閃成一片。除了專業的攝影記者在調試相機外,還有不少文字、網絡、電視記者也拿出相機,在記者會的背景板前拍照留影。一些記者是第一次采訪總理記者會,他們說采訪機會難得,是記者生涯的一次深刻經歷,要留下這個珍貴的時刻。 [ 2009-03-13 09:32:40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記者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討論今天記者會他們准備提問的問題,並期待總理精彩的回答。 [ 2009-03-13 09:30:36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8時45分,外交部新聞發言人姜瑜走進金色大廳,從攝影記者後面的過道匆匆走過。『您是今天的主持人嗎?』有記者問道。『不,今天的主持人另有其人。我只是一名工作人員。』姜瑜回答道。言畢,她走到了網絡直播區,了解那裡的准備情況。 [ 2009-03-13 09:28:23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來自半島電視臺駐北京分社的記者納賽爾是個『中國通』,他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經濟系、已駐中國18年。今天納賽爾不到7點就來到記者會現場,他說:『這是我第三次參加總理記者會。我希望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希望中國能夠和其他國家一道抵御金融危機。中國如能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將是世界人民的福祉。』 [ 2009-03-13 09:27:52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南非廣播公司記者馬瑪特拉穿著運動鞋前來參加記者會,他一邊收拾電線一邊笑著告訴記者,穿休閑鞋可以讓他在衝向發布會大廳佔座的『百米衝刺』中跑得『像劉翔一樣』。10點鍾的發布會,為了佔到一個錄制的好位置,他6點40分就到了人民大會堂門外,卻發現寒風中已經有很多記者在排隊等待。7點40分進入金色大廳後,已經有20多個記者入座了。『我從事記者生涯25年,從來沒見過這個陣勢,背包、外套、記錄本、報紙甚至錢包都被人放到椅子上佔座。』『大家這麼熱情,我想是因為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世界對美國、西歐的情況很了解,但對中國的情況不太熟悉,想知道中國將采取哪些措施。』 [ 2009-03-13 09:27:28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幾位外國記者來到了現場,他們在人群中走來走去,尋找座位,可惜目前已無空位,他們只得在記者席邊緣處等待記者會的開始。 [ 2009-03-13 09:26:07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即將召開的總理記者會吸引了中外記者的目光,一位地方電視臺的記者又當攝像又當記者,前前後後試了幾次鏡。他說:『各位觀眾,總理的記者招待會召開還有一個多小時,但金色大廳已經擠得滿滿的。』 [ 2009-03-13 09:22:51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隨著總理記者會時間的臨近,現場的記者們開始逐漸進入『臨戰』狀態。電視記者早已架起轉播機身,攝影記者在最後一排的攝影席早早擺開了陣勢,唯恐有利地形被他人佔據。一名電視臺的女記者似乎已經開始做起了直播,在電視鏡頭之前侃侃而談。一些外媒的記者也在緊張的做起預習工作,不停翻閱材料,為提問作著准備。 [ 2009-03-13 09:19:26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離總理記者會召開還有近兩個小時,工作人員已經走到主席臺上對話筒進行試音。此舉立刻讓本來已經很緊張的新聞競爭氣氛昇了級。主席臺對面已經密密麻麻地架起了幾十臺攝像機。記者問其中佔據了有利位置的一位攝影記者什麼時候過來的,他回答:『早上6點就過來了。』 [ 2009-03-13 09:17:09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金色大廳裡的女記者們穿著艷麗,紫紅色和純白色的正裝上衣十分引人注目。有些在與同行交談,有些在攝像機前試鏡,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2009-03-13 09:16:48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為了能夠得到提問的機會,參加13日上午總理記者會的記者們想方設法的讓自己更加『醒目』一些,於是記者們幾乎都是『艷裝』上陣,鮮艷的紅色、黃色、綠色成為現場女記者服裝的主基調,有的記者為了讓自己更加與眾不同,還特意增加了既鮮艷又顯眼的披肩、圍巾。在服飾上沒有太多發揮空間的男士們也在領帶、襯衫、毛衣上下起了功夫。『這樣做是為了讓新聞官更容易叫到我們,這麼多記者,如果沒有鮮明的特征,怎麼知道到時候叫的是誰呢?』一位穿著大紅色外衣的女記者說。在前幾天舉行的一場政協記者會上,新聞官就連續提問了三位戴圍巾的女記者,使得圍巾成為在場女記者的最愛。 [ 2009-03-13 09:07:16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新華網、中國政府網、人民網、中國網、央視網、中國人大網等新聞網站正在緊張地進行直播前的准備工作。 [ 2009-03-13 09:06:31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在金色大廳一角,網絡媒體的工作臺一字排開,新華網、中國政府網、央視網、中國人大網、中國網、人民網等網站都將對記者會進行網絡文字和視頻記者。在今天將要進行的網絡直播中,大多數網站都開闢了論壇交流區,廣大網民可以邊收看記者會邊進行文字交流,增強了記者會的互動性。 [ 2009-03-13 09:03:29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今天你提問嗎?』『你准備了什麼問題?』……在總理記者會現場,早早來佔座的記者們交流最多的話題就是『提問』。據工作人員介紹,近幾年來報名采訪總理記者會的媒體日益增多。在有限時間內如何能爭取到提問機會成為各路記者們最需要開動腦筋的問題之一。『穿鮮艷顏色的衣服好像也不管用了,大家都穿得很鮮艷,所以也顯不出來了。』一位多年采訪兩會的香港女記者說,『現在只能想其他辦法了。』 [ 2009-03-13 09:03:00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在記者會現場,各媒體記者間展開了相互采訪。一位來自奧地利電視臺的女記者身著正裝、戴了一條紅絲巾,很有風度地拒絕了多家中國記者的采訪。她說:『謝謝你們,但請不要采訪我。我是來采訪記者會的。』 [ 2009-03-13 09:02:19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有一個座位已屬不易,能夠搶佔到第一排的座位就更難。坐在第一排的中國證券報記者說,她們早上六點多出發,七點就到了金色大廳,提前三個小時纔搶到了現在這塊『風水寶地』。當然,三個小時的堅守只是萬裡長征的第一步,能不能幸運的得到提問的機會,還要在記者會開始後積極表現。『我們已經准備好了問題,還有一份我們的報紙,到時候我們會揮舞著它來吸引新聞官的注意。』這位記者說。 [ 2009-03-13 08:56:20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13日上午的總理記者會,將人大十一屆二次會議的媒體大戰推向高潮。雖然記者會定在10點鍾正式開始,但九點不到,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幾百個座位就已經被記者佔滿。 [ 2009-03-13 08:56:08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坐在第一排的中國證券報記者說,她早上六點多出發,七點就到了金色大廳,提前三個小時纔搶到了現在這塊『風水寶地』。 [ 2009-03-13 08:55:37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13日上午的總理記者會,將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媒體大戰』推向高潮。雖然記者會定在10點鍾正式開始,但九點不到,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幾百個座位就已經被記者佔滿,記者會現場出現了『一座難求』的局面。 [ 2009-03-13 08:55:31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駐北京分社社長柯捨夫早上7點多就來到總理記者會現場。他對記者說:『這次兩會開得很成功,我看到了中國發展的巨大成就。』他今天准備提問的問題是『中俄是否有機會在能源領域深化合作』『中國石油天然氣公司是否有機會去俄羅斯發展』。 [ 2009-03-13 08:54:47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13日上午8時40分左右,距離溫家寶總理記者會開始還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不過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的幾百個座位早已被佔境內外媒體的『先遣人員』佔滿,真可謂『一座難求』。攝影、攝像記者早已用三角架佔據了有利地形。媒體大戰已提前展開。 [ 2009-03-13 08:52:32 ]
[新華網、中國政府網現場報道]今年記者會的現場與往年有一個明顯的不同,主席臺上沒有布置鮮花和綠植,簡潔的桌面讓人一目了然。 [ 2009-03-13 08:52:08 ]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網友評論 1 條,查看全部 | ||||
通過溫總理的答記者問我們相信經濟的前景是明朗的,政治是穩定的,祖國是繁榮的,人民是安居樂業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