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行駛在中塘鎮轄區的道路上,給人的感受是道寬路平,環境美。路是區域發展的標志,路是經濟騰飛的基礎。幾年來,該鎮在『兩年大投入、三年大發展、五年實現兩個翻番』的發展思路引領下,籌措近億元資金進行了七大路網、三座橋梁和一座人行天橋的改造、新建、拓寬等工程,總裡程達34公裡,形成了以經濟發展園區和貴園裡、棲鳳裡六個中心居住區為輔射的縱橫交錯的路網,進一步推動了城鄉一體化建設進程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提昇了居民出行品質。當地群眾深有感觸的說:政府鋪就的是經濟之路、民生之路、發展之路。
經濟之路——助推企業發展說起道路改造給鎮域企業經濟發展帶來的收效,順達汽車配件廠是受益企業之一。該廠負責人說,以前,雖然臨近津港路、205國道這些交通要道,但與這些公路連接不順暢,不但原材料和產品的運輸是件令人頭疼的事情,而且企業的區域優勢也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發展。2006年,鎮裡將萬安路延長,把路修到了廠門口,實現了與津港路、205國道的對接,一下子就提昇了企業的交通和區位優勢,給經濟增長帶來明顯的效益。近幾年,我們廠連續保持20 %以上的增幅,就是這路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類似這樣的發展經濟之路在中塘鎮已經形成網絡。三年來,該鎮陸續完成鵬翎路拓寬改造、團泊公路大修、葛萬路改建、萬安路延長、河西地區中心乾道改造等路網工程。鎮內實現了汽車配件、化工產業、紡織行業、金屬制品四大支柱產業、規模企業的暢通,對外則與205國道、津港公路、唐津高速貫通。
民生之路——提昇生活品質該鎮按照『道路設施配套,小區綠化、美化、亮化』的標准,加大貫通新建小區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提昇了群眾生活環境,形成了路路通、路路硬、路路亮、路路綠的『宜居中塘』。
漫步在葛萬公路綠化帶上,只見堤壩、階梯清潔整齊,欄杆造型美觀,砌石護坡壯觀遼闊,觀景平臺寬敞通透,石擋牆色澤典雅、造型古朴,樹木、鮮花、綠草互相襯托……在這裡居住了二十多年的張大娘說:『葛萬公路修整後,髒亂差現象沒有了。這樹木、這納涼亭子,還有這花花草草,真有城市的味道。』
該鎮先後完成了棲鳳至仁和裡道路新修工程;棲鳳北裡、棲鳳南裡中心乾道改造、路燈安裝、綠化工程;中花園南裡道路新修、綠化、亮化工程;仁合裡小區主乾道亮化工程;葛萬路北側路燈架設工程;棲鳳裡小區內東河筒路、棲鳳中學道路、南臺小區道路、劉塘莊小區道路新建工程等。2008年,隨著萬安路亮美化工程的完成,標志該鎮區域內主乾道100%達到了『硬化、亮化、美化』標准。
此外,為確保證群眾出行安全,在路網改造的同時,該鎮對潮宗橋村、南臺村兩座危橋進行了翻建;在人員稠密、學生眾多的大港四中—中港路交口處架設了人行天橋——『中港橋』,營造了安全的交通環境。
發展之路——奠定發展基礎路越來越寬敞、越來越平坦,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群眾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
關於路網改造規劃、建設,該鎮黨委書記劉振清深有感觸地說:『發展經濟是硬道理,道路是發展的基礎。通過幾年來道路建設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巨大成效,使我們看到道路建設的潛力,更加堅定了發展的信心和決心。立足10年、20年長遠規劃加大路網改造是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路網改造建設是我們當前乃至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