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本報刊發學生性取向的報道後,一些家長來電反映,自己孩子和同性同學“膩”在一起,擔心孩子性取向發生偏移。青少年心理諮詢專家王虹翔表示,同性戀的性愛傾向與行爲是以同性爲對象,有別於同性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家長切不可杯弓蛇影。
南開區某中學高二學生家長江女士反映,她女兒在學校成績名列前茅,最近她懷疑女兒有同性戀傾向,理由是女兒和同班一個學習不好的女孩交往過密。目前,江女士已經和女兒攤牌,如果再接觸那個女生就斷絕母女關係。
本市某職業學校一年級學生的父親反映,自己時常出差,最近每次回家總有不同的男生住在家裏,玩累了就和兒子同牀而眠。
王鴻翔表示,同性戀的性愛傾向與行爲是以同性爲對象,以上幾種情況很可能是同性依賴而並非同性戀。由於習慣、愛好、審美情趣的相同,同性孩子關係很好,不分彼此,是正常現象。此外,青春期的學生容易早戀,感情受到傷害,產生失落、緊張的情緒時,更容易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講給同性朋友,以獲得理解和幫助。因此,家長在發現孩子和某個同性同學關係非常好時,應仔細觀察,切忌盲目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