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人民銀行7日晚間決定,自6月8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其中,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0.25個百分點,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及個人住房公積金存貸款利率相應調整。
一年期存款
利率爲3.25%
調整後,一年期存款利率爲3.25%,一年期貸款利率爲6.31%。這是央行時隔三年半來首次降息。央行上次降息要追溯到2008年12月23日。當時,央行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貸款基準利率分別下調了0.27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同時宣佈,8日起,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調整爲基準利率的1.1倍,將金融機構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調整爲基準利率的0.8倍。此前,按照人民銀行有關規定,我國一般金融機構存款利率不允許有浮動區間,而貸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下限爲基準利率的0.9倍。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利率下調不但可以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還將有效刺激企業的貸款需求。
“本次降息最大的亮點是存款利率上限浮動1.1倍,史無前例,這不僅是應對近期存款外流的有力措施,也是商業銀行利率市場化的練兵。”中國農業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袁江認爲,貸款利率0.8倍的下限,也是央行比較創新性的措施,是應對貸款需求下降的明智之舉。
-新聞分析
降息信號意義比“降準”更顯著
適時降息提振信心
國內經濟增速仍在尋底過程中,一些先行指標顯示需求不足正在延續甚至加重。目前,CPI漲幅回落,通脹壓力已大爲緩解;PPI持續負增長,透露出至少部分領域存在通縮風險。因此,爲避免經濟增長波動幅度過大,當前有必要適時降息提振信心。
5月中國製造業PMI出現大幅回落,重新逼近製造業經濟收縮區間,傳遞出經濟增長動能不足信號。尤其是新訂單指數大幅回落,預示未來企業開工率可能進一步降低。5月四大國有銀行新增信貸總量雖然可能有所回升,但票據佔比高、月末衝時點特徵依然沒有改變。
市場預期即將公佈的5月宏觀經濟數據低迷依舊:房地產投資下滑將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繼續下滑到20%以下;進口和出口增速可能較上月反彈但仍在10%以內;工業增加值預計會小幅反彈但增速仍爲個位數,不會出現實質改善。如果5月宏觀經濟數據顯示經濟增速下行趨勢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所惡化,二季度經濟增速存在低於7.5%的可能性,經濟底部將會推後出現。
近期多項穩增長政策已陸續出臺。貨幣政策方面,今年以來央行多次通過逆回購方式向金融機構注入流動性,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累計釋放資金逾8000億元。貨幣市場利率已持續下行,但仍有必要進一步打出降息重拳。
當前經濟運行的主要癥結是需求不足,改善需求的方式主要是增加投資和下調利率。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相比,降息對貨幣政策放鬆的信號意義更爲顯著。在經濟下行過程中,降息有助於減少企業利息支出,緩解企業資金使用壓力,特別是對我國就業有重要影響的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
-降息背景
●蔬菜價格顯著回落、夏糧豐收有望爲穩定物價帶來積極影響,5月CPI同比漲幅有望回落到3%左右的舒適區間,二三季度可能持續下行,基本解除了降息的後顧之憂。
●PPI同比增速在2月降至0後,已連續兩個月出現負增長,5月可能仍維持負增長態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國際油價破位下跌,未來PPI低位運行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如果剔除生活資料價格正增長因素,PPI負增長更加明顯,在生產領域實際上已顯示通縮跡象。
●降息潮在新興國家蔓延,多個經濟體已紛紛出臺或醞釀推出新的經濟刺激計劃,外部政策變化有利於拓展我國政策調控空間。
-業內熱議
降息利好股市
穩增長成重點
@巴曙鬆:穩增長再次成爲各國經濟政策重點。從國際環境看,隨着全球通脹壓力回落,近期歐洲經濟疲弱等促使主要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都重新轉向貨幣寬鬆,當前央行的降息與國際趨勢是一致的。
@魯政委:央行存、貸款基準利率同降、同浮動,選擇了各方建議的“合集”,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推進利率市場化。降貸款利率刺激信貸需求,但要最終實現從供到需的有效聯通,則還必須調整貸存比才能實現。
@劉德忠:貨幣政策的放鬆週期真正開啓。利於股市的短期走勢,利於實體經濟!
@田渭東:降息要比降存準率的作用大得多。首先,社會資金成本的下降,其次,浮動利率範圍的下降,直接讓實體經濟受益。第三,貨幣政策發出明確的轉向信號,以往降息對股市的刺激作用甚至大於經濟景氣度的回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