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09年5月8日9:00,成都醫科大學華西醫院急診室二樓『日間病房』,醫生和護士們有條不紊地對住院病人進行診療、送藥,如果不加說明,似乎沒有人看出,這裡曾是第二批進駐災區的天津醫療隊營救地震傷員的主戰場……來自天津第四中心醫院、天津骨科醫院、武清醫院和薊縣醫院的21名天津骨科醫生妙手仁心,在十幾個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裡,在這裡搶救了數不清的骨科重癥傷者。
天津醫生都是鐵打的
華西醫院護士長:
他們除了手術還『陪聊』
『當時所有天津和華西的醫生腳上都是水?,嗓子全啞了,他們都是鐵打的!』聽說記者來自天津,成都華西醫院『日間病房』護士長劉俐笑著告訴記者,天津醫療隊的醫生是從5月19日開始增援華西醫院的,來到當時由『日間病房』改成的地震病人臨時病區,主要治療因地震造成骨折的重傷員,而由於前線搶救回的骨折病人最多,醫生們都非常辛苦。成都醫生和天津醫生一起聯手並肩作戰的場景至今令她難忘。
在華西醫院的60多個手術間裡,天津醫生們不停地忙碌著,一個又一個『白加黑』式的連續奮戰,下手術臺顧不上吃飯又開始到病房查房、閱片、看病歷,准備第二天的手術。為了讓來自天津的醫生們保持良好的體力,劉俐負責給大家訂盒飯時總不忘多加一兩個好菜。
劉護士長記得,經過簡短的交流,天津的醫生們都非常快地投入到診療手術中。地震後災區死傷人數眾多,幾乎每個送來醫院的傷員都沒有家屬陪護,與家人都斷了聯系,心理普遍脆弱,病房裡總是有一種很悲傷的情緒,所以天津醫生們除了手術,還經常到病房陪病人說話聊天。
北川縣圖書館李春:
他們都是很好很好的人
『四川大夫敬業,地震患者淳朴,都非常配合治療,手術時不打麻醉都不喊疼!』說起曾經治療過的四川傷者,接受記者采訪的天津醫療隊的醫生們幾乎都這麼說。
在回憶裡,令天津市抗震救災第二批醫療隊第一分隊隊長、第四中心醫院骨科主任王永清印象最深的病人是被廢墟掩埋了75個小時的北川縣圖書館館長李春。李春在地震後的24小時被發現,經過救援隊伍51個小時的艱苦救援,在地震後75小時將其成功救出,整個救援過程被中央電視臺記者全程拍攝下來。李春被救出後直接轉運到綿陽接受治療,又在5月18日4:00由救護車運至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22病區17床,和主治醫生王永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我和王主任一直都很牽掛李春的病情,不知道她恢復得怎樣了!我們祝福她早日恢復健康,也歡迎她來天津繼續進行康復治療!』和王主任一起為李春進行了胸腰部骨折恢復手術的骨科醫生陳佳在長途電話裡囑咐記者將祝福帶給李春。
『我和李春很感謝天津的醫生,他們都是好醫生,是很好很好的人!』當記者來到綿陽中醫院尋找李春時被告知,李春已經在20天前出院。通過多方聯系,記者聯絡到了李春的丈夫、北川縣政協秘書長段本武,而此時段本武、李春夫婦正在北京參加一個訪談節目,聽到天津醫生的祝福後,段本武在電話那端激動地說。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