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政府給村裏4名低保對象名額,村委會召集大家抓鬮。在村委會建議下,抓中者每人貢獻100元“中鬮費”,這些錢被村幹部吃喝進了肚。河南省湯陰縣宜溝鎮肖下扣村村民們說,上級給了4個低保名額,競爭激烈,村裏想出法子,不管誰家貧富,一律不能評選,安排全村24位60歲以上老人去抓鬮,誰抓上了就算取得了低保資格,就能領取每月五六十元的低保款。 (6月23日大河網)
抓鬮,有時是“最公平”的,看誰的手氣好,抓不到的只能怪自己運氣不好;有時又是“最不公平”的,符合條件者與不符合條件者站在“同一個起跑線”,同樣的中鬮機率,早已把政策的針對性、嚴肅性甩掉。抓鬮定低保,其實是在“分食”政策利好,是另一種形式的“大鍋飯”,難道要把政策交給“手氣”?
政策受益上的“大鍋飯”危害多多。國家的低保政策是惠及貧困羣體的好政策,是社會保障,也是社會福利,是貧困羣體應該享受的福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爲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爲農村貧困人口構築起一條最低“生命線”。有關人士認爲,社會保障體系是經濟發展的推進器,也是社會和諧的穩定器。包括低保在內的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與推進,是和諧社會建設的內在要求。
任何的好政策,如果不能有效地執行,就會大打折扣。除了“抓鬮定低保”外,表現在低保政策上的還有富人吃低保、權力吃低保和挾低保以令碘鹽攤派等亂象,其實都是執行政策過程中程序不夠規範、監督乏力等成因所致。儘管低保有着一整套的程序要求,但執行得怎麼樣呢?把關不嚴,違規操作……只有在嚴格規範與監督之下,政策才能不折不扣地執行;反之,任何政策都可能成爲“唐僧肉”。
早已有人指出,讓低保政策的陽光照耀到每一個角落。其中包含擴大受益面之意,也內涵陽光操作之意。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抓鬮的手,也是“一手遮日”,只是這隻“手”不是村民所情願的“伸手”,而是被權力所操縱和支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