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在天津大學收舊貨的小販做生意幾乎不過秤,學生說個重量他們就給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原來,學工部和宿管中心爲了抵制小販的“鬼秤”,特意爲宿舍區配發了4臺“公平秤”。向學校揭發“鬼秤”的是一名大三學生,他創業時無意中發現了這一“行業祕密”。
向學校老師“告密”的同學名叫崔德振,是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三的學生。他發現每年6月底7月初,畢業生離開學校時都要將大學期間用過的專業書、輔導教材等學習資料當廢品出售。在小崔看來,這些本可以留給學弟學妹繼續使用的資料,當作廢品出售非常可惜,如果能將這些書本收集並出售,可以賺取一些收入,也可以讓雙方都得到實惠。於是,他和幾名志同道合的同學在學校搞起了舊書收售點,只將實在無法使用的“破爛”賣廢品,其他書本留下來當舊書賣。收購結束後,他本打算將“破爛”賣給在學校內收廢品的小販,可他發現,校園裏幾乎每個攤販稱出的重量都和他稱的結果有很大差異,有的甚至相差一半。難道是自己的秤出了問題?小崔曾經這樣懷疑過。爲了檢驗結果,他拿着自己稱過的舊書,到市場、超市的“公平秤”去稱,最後竟發現校園裏的每個收購攤販都缺斤短兩。
宿舍管理中心和學工部老師都非常重視小崔反映的情況,老師們想出了一個“妙招”,不僅剷除了“鬼秤”,還讓攤販無法在紙幣上“做文章”。老師們購置了4臺“公平秤”以及若干驗鈔機,分別擺放在畢業生居住的宿舍區,供同學們免費使用。
天津大學50齋宿舍的管理員告訴記者,自從6月22日開始學校配發“公平秤”以來,幾乎每天都有幾十上百個同學使用,宿舍樓口經常出現排隊的現象,但同學們寧可佔用點時間,也不願意被攤販“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