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3日下午5點,烏魯木齊邊疆商貿城的商戶紛紛關門歇業,而在『7·5』事件以前,此時正是這座新疆著名的邊貿市場人潮湧動的忙碌時刻,一直要到晚上9點纔會關門。
『現在一整天都沒做成一筆生意,不關門乾嗎?』經營著皮鞋生意的浙江商人李林喜說,『而且大家還是擔心自己的人身安全,早關門,早回家。』
新華社記者13日下午在邊疆商貿城隨機走訪了十餘家商戶的老板,除一家之外,他們都和李林喜一樣--全天沒有一筆訂單。在長長的過道裡,許多商鋪的店員坐在椅子上閑談或發呆,這和以往他們在鋪子裡從早忙到晚形成了強烈反差。
烏魯木齊『7·5』打砸搶燒暴力事件已過去一周,邊疆商貿城的商戶們仍在焦慮中翹首盼望重現往日繁榮。
邊疆商貿城是烏魯木齊最大的邊境貿易市場,1997年開業,主要經營皮鞋、服裝、食品、小家電等輕工商品的批發生意,顧客絕大多數來自俄羅斯和中亞五國,經營者則來自中國各地。
商貿城每家店鋪的名字和廣告都是用俄文書寫的,店員基本上都可以用俄文侃價交易,如果客商需要,這裡還有許多俄文翻譯可以幫忙,可以想見平時外國客商是多麼常見。
這幾天,商貿城裡卻難覓外國人蹤影,『看到一個外國人,像看大熊貓那麼稀罕,』李林喜打趣說。
商貿城地處烏魯木齊延安路,是7月5日打砸搶燒事件的重災區之一。所幸,暴徒當晚衝擊未果,商貿城躲過一劫。在關閉3天之後,商貿城重新開門迎客。工作人員說,首日只有不到半數的商鋪開業,以後便逐漸增多,13日開門的商鋪已達90%以上。
可是,這些商鋪現在幾乎沒有生意可做。來自溫州的服裝老板董利朋說,不少國外客戶告訴他很擔心烏魯木齊的安全,暫時不會過來。『大家之所以還要開門營業,主要是想聚聚人氣,』他說,『反正待在家裡也沒事乾。』
做皮鞋生意的四川老板王桂瓊說,商貿城的商戶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大,本來上個月已經出現生意好轉跡象,沒想到又突遭『7·5』事件的挫折。
暴力事件令新疆的邊境貿易和旅游業深受影響。在事件發生後的三天裡,有1450個海內外的旅游團取消了赴疆旅游的預訂。
東莞商人楊金海表示,『7·5』事件後父母非常擔心他和妹妹的安全,為了讓家人寬心,他已決定關閉這裡的手機店,回廣東老家去。不過,他這樣的選擇只是個特例,絕大多數商戶都表示還會在商貿城把生意做下去。
『我1997年就來這裡做生意了,已經輕車熟路,而且這裡有錢賺,我還買了房子,哪能說走就走呢?』李林喜解釋說。
他認為,政府有能力控制局勢,暴力事件的影響不會持續太久,客商們可能過段時間就會重返邊疆商貿城。
新疆社科院中亞所副研究員王海燕分析說,『7·5』事件對新疆與中亞國家的對外貿易會有所影響,因為一些外國客商會擔心來新疆和烏魯木齊做生意不安全。但從長遠看,隨著事態逐漸平息,正常的經貿活動將很快恢復,新疆與中亞國家的經貿往來所受的影響有限。
一天的等待之後,杜蘭的鞋店終於在關門前做成一單生意。在做出很大的價格讓步後,她和一位亞美尼亞商人談成了一筆1萬元人民幣的訂單。
『能做成這筆生意,今天我很開心,對未來更有信心了,』杜蘭說,她的店准備從明天起正常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