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天,河西區掛甲寺街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大學生專場招聘會,提供的150多個職位吸引了近500名大學生求職者來到現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招聘信息的採集者和招聘現場的接待者也是“大學生”——掛甲寺街剛剛招錄的20名社區公益崗大學生。
不久前,20位大學生通過社區公益崗統一招考來到了掛甲寺街。該街安排這些大學生深入各社區鍛鍊,轉眼一個多月了,效果如何呢?街道別出心裁地採取了讓大學生“操辦”招聘會的方式來檢驗。街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周科長告訴記者:“街辦事處安排這些大學生在基層鍛鍊的內容之一,就是協助勞動協管員深入駐街企業採集招聘信息。這項工作對鍛鍊他們的工作能力益處很大,這次的150多個崗位很大一部分是這些大學生協助勞動協管員‘挖’來的。每個大學生採集到多少信息,在招聘會上每條就業信息吸引多少求職者,最後又有多少達成了就業意向,這些都是檢驗鍛鍊效果的最好方式。同時,在招聘會上還安排了新老大學生交流互動的環節,讓這些公益崗大學生‘現身說法’,與來求職的未就業大學生充分溝通,分享就業經驗。另外,街裏還安排他們將自己整理後的基層工作體會和培訓記錄,張貼在展牌上,在招聘會現場充分展示一個月來的成績。這樣通過舉辦招聘會就達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徐春陽2008年畢業於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談起一個多月來的鍛鍊經歷,他說道:“採集招聘信息,需要對企業用工需求和求職者應聘意向做到心裏有數,而且要在幾分鐘內向求職者說清職位情況,這需要良好的溝通技巧。這樣的經驗可都是書本上沒有的,真讓我獲益匪淺啊!”
而在招聘現場負責和求職大學生互動交流的王博則說道:“我最想和這些師弟、師妹分享的經驗是,大學生初出茅廬就應該到基層去多學些東西,多掌握些實踐經驗,而不要把起步時的收入看得太重,眼光要放長遠些。而且,不要把專業對口看得太絕對,最重要的是將學習的方法應用到工作中。另外,應該對相關的勞動法規、政策有所瞭解,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