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4.“曙光5000”批量生產天津已成爲中國最重要的高性能計算機制造基地
天津市20項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之一——曙光高性能計算機研製及產業化進展順利。日前,由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曙光信息產業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製造的百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曙光5000”研製成功,2008年9月中旬在天津高新區批量生產。
“曙光5000”研製成功並實現產業化,進一步加快了天津市高性能計算機產業化基地規模化發展,天津已成爲中國最重要的高性能計算機制造基地。
2006年7月,佔地面積60餘畝的曙光天津產業基地落成投產,這個擁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專業化服務器製造基地,年產量10萬臺,實現了民族高性能計算機產業的歷史跨越。
同時,曙光天津產業基地還承擔了相當分量的產品研發任務,與北京曙光研發中心、中科院計算所一起形成三位一體的研發體系。
天津曙光計算機產業有限公司由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天津海泰投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及北京市曙光計算機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依託中科院計算所強大的技術優勢,從事高性能計算機和相關軟件的設計、開發、製造與銷售,滿足國內外生物計算、石油計算、氣象預報計算機通用計算等各種對高性能計算有需求的領域。該基地已累計申請專利15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申請行業標準2項。
2004年6月,每秒運算11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曙光4000A”研製成功,進入全球超級計算機前十名,從而使中國成爲繼美國和日本之後,第三個能研製10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
2008年6月,“曙光5000”以每秒上百萬億次運算速率重新刷新了紀錄。
在曹妃甸10億噸大油田的發現過程中,穩定、出色地完成了海量勘測數據運算,曙光高性能計算機扮演了重要角色,爲曙光在業界贏得了“找油先鋒”的美譽。
“曙光5000”的研製成功標誌着中國成爲繼美國之後第二個能自主研製超百萬億次商用高性能計算機的國家,也標誌着中國生產、應用、維護高性能計算機的能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曙光公司已經連續11年穩居國產高性能計算機市場第一,擁有國產高性能計算機70%以上的份額,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系列精品服務器成功應用於政府、教育、金融、電信、生物、氣象、石油等多個行業和領域,並在高性能集羣領域實現了對進口產品的超越。
自2005年7月,中科院與天津市政府簽訂了全面科技合作協議以來,院、市建立了有效的溝通協作機制,在共建研發機構、開展成果轉化、建設產業化基地、人才交流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