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工程師給總理挑錯

溫家寶總理手跡 新華社發
學地質出身,發現總理講話稿問題後打電話向新華社總編室反映
我當初覺得,最多也就是新華社總編室給我個人回覆一下,沒想到是總理親自公開回復,而且還向讀者表達歉意,讓我既意外又感動。——餘建國
前日,溫家寶總理致信新華社總編室,就自己講話中關於“岩石學分類”的表述進行更正,並向讀者致歉。在對溫總理嚴謹、認真、謙遜態度叫好的同時,那位給溫總理講話稿“挑錯”的神祕讀者,也引來人們的好奇。
看總理聽課點評發現問題
昨日下午,餘建國和往常一樣,仍然在他負責的望京科技創業園工地裏忙碌。
前日,在他給新華社總編室打去“挑錯”電話後,新華社發表了“溫家寶總理致新華社總編室的更正信”一文。
餘建國,中國地質大學1988年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專業畢業生,長期從事與岩土工程和水資源環境相關的工作。目前他是北京望京新興產業區綜合開發公司項目總工程師,做工程管理和技術管理。
據餘建國回憶,12日上午,他在網上看到了溫總理講話的轉載。“一個國家的總理,能走進一所學校聽一上午的課,而且還逐節點評,這很吸引我。”他說,溫總理的聽課點評特別精彩,他也看得特別仔細。由於是學地質出身,他對於點評裏涉及地質的內容看得更細。當看到總理講話稿裏岩石學分類的內容時,他覺得不夠準確。於是找到了新華社的原稿,發現仍有這個問題。
“口頭說的話,可能會有不夠嚴謹之處,誰也在所難免。但落在文字上,就要更嚴謹一些。”餘建國說,現在媒體傳播的速度很快,這個講話稿涉及國家領導人,文字要更加嚴謹,否則就容易帶來誤解,而且媒體會加速它的傳播。
兩次接到新華社總編室回電
隨後,餘建國從查號臺查到新華社總機,並給新華社總編室打去了電話。當時,一位值班編輯詳細記錄了他的意見。
當日下午6時左右,餘建國第一次接到了新華社總編室的回電。“總編室的工作人員大概也是查閱了書籍,問我火山岩和火成岩是不是一樣。”餘建國說,他感到總編室的工作人員很負責。
當晚10時左右,餘建國第二次接到了新華社總編室的來電。“當時我手機信號不太好,我隱約聽到是總理回信進行了更正,但又覺得不太可能,以爲是總編室進行了更正。”他說。
由於家裏沒法上網,餘建國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看到溫總理的更正信。
昨日早上,餘建國上班之後才從網上看到了溫總理的親筆信。他說,沒想到溫總理會關注一個普通讀者的意見。這個回覆讓他體會到了總理的爲人:嚴謹、謙虛、認真負責,而且親民。另外一個感受,則是總理辦事的高效。
-講述
新華社值班副總編輯吳錦才稱,溫總理曾來電解釋當時情景
“溫總理說,文責自負”
新華社值班副總編輯吳錦纔回憶,12日,一位自稱在望京工作的學地質的讀者致電新華社,稱溫總理講話稿所說的岩石學分類方法,岩漿岩和火山岩是一個概念。接到電話之後,按照業務規程,新華社總編室將這位讀者的疑問轉交給總理辦公室主任。
12日晚9時30分,吳錦才接到了溫總理親自給新華社總編室打來的電話。
“溫總理先解釋了一下當時的情景,總理在座談時講話是口語表述,原話是‘老師可以講岩石的分類,比如,沉積岩、岩漿岩、火山岩’。這是舉例說明,文字整理的時候把‘比如’去掉了,於是給人感覺岩石只分成上述三類。”吳錦纔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
吳錦才說,他在電話裏表示,這是他的責任,應該在播發前認真核對文章中的各個表述。但溫總理說,既然是署名文章,就應該文責自負。
電話裏,溫家寶總理還和吳錦才溝通了關於教材中“華北”分界的問題,總理表示將陝西、寧夏劃到“華北”欠妥。總理說,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意見,他也徵求了一些專家的意見,並有一些資料證據。教材對於行政地理區劃、經濟地理區劃,還是自然地理區劃,應該做出更明確的說明。
吳錦才說,從他日常對總理的接觸,溫總理既堅持原則,又虛懷若谷。總理對於讀者提出問題的認真態度,充分體現了總理一貫的科學嚴謹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