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受氣溫偏高影響,今年秋季本市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秋季天數也明顯延長。專家認爲,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與今年入秋後北方地區冷空氣活動偏少有關。
天津地區常年平均入秋時間爲9月中旬,入冬時間爲10月下旬,秋季日數平均在45天左右。今年,本市市區自9月6日就已正式入秋,截至10月26日,平均氣溫爲19.3℃,比常年同期高1.9℃。與常年同期相比,9月中、下旬平均氣溫分別高1.2℃和2.3℃,10月以來平均氣溫17.2℃,比常年同期高2.2℃。尤其是22日和23日,極端最高氣溫甚至超過24℃的溫暖線。專家認爲,這主要與今年入秋後北方地區冷空氣活動偏少有關。
通過對近10年市區入秋時間和結束時間分析發現,專家認爲,入秋早晚與秋季結束時間早晚關係並不大。不過巧合的是,近10年入秋時間最早的年份是2002年(9月11日),同時,這一年秋季結束時間也是近10年最早的(10月17日);近10年入秋時間最晚的年份是2006年(10月8日),同時,這一年秋季結束時間也是近10年最晚的(11月15日)。
據瞭解,氣象部門通常會以平均氣溫作爲劃分四季的溫度指標。當候(五天爲一候)平均氣溫穩定在22℃以上時爲夏季開始,候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下時爲冬季開始,候平均氣溫在10~22℃之間爲春秋季。從10℃升到22℃是春季,從22℃降到10℃是秋季。截至10月26日,按照這一標準劃分,今年秋季津城的天數達到50天,已多於45天的平均秋季日數五天。
環境專家
秋天變長對環境影響不大
本市環境學專家居文鐘錶示,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的“最長秋天”並不會對環境產生明顯影響。如果氣溫長時間偏高,則會對空氣質量、作物生長以及降水量等方面產生影響。在空氣質量方面,秋天時間較長,陣風就會相對較多,有利於空氣中污染物的擴散,使空氣質量保持在一個良好的範圍裏,人們也能夠在較長時間裏感覺到秋高氣爽。如果全年的平均氣溫同往年相比相對較高,則會對環境產生比較嚴重的影響,可能會出現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現象。如果氣溫持續高居不下,物種的生長也會跟隨氣候發生變化。而今年的“最長秋天”,從整體氣候情況上來看,並不是特別明顯的氣候變化,因此對環境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記者白敏怡於海珍通訊員宋瑞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