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英媒:中國還不足以挑戰美國2012中美關系或面臨挑戰
英國《經濟學家》2009年10月24日發表文章稱,G2、中美兩國的全球實力相當,這是一個危險的錯覺,目前中國還沒有實力也無意挑戰美國。在處理與中國的關系時,擔驚受怕的美國應該更自信一些。文章摘要如下:
西方領導人已養成了一個習慣:在處理中國事務發表演說時,喜歡引用中國古典名言。今年七月,奧巴馬在中美兩國領導人會面致辭時,不僅引用了孟子的名言,而且還援引了籃球運動員姚明的一句話:『無論你是老隊員還是新隊員,都需要相互適應』。
雖然中美兩國正式建交已有30年歷史,但雙方還迫切需要互相適應。從許多方面而言,兩國都睡在同一張床上,但問題的關鍵是中國和美國都非常不確定雙方關系的走向。
『中國決定美國未來』
『美國的未來更多地取決於我們對太平洋彼岸的中國的立場,而不是對大西洋彼岸歐洲的立場』100多年前,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作出了這樣的預測。100多年過去了,美國領導人依舊眺望太平洋彼岸來決定美國及世界其他國家的未來。中國已成為決定美國未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回溯到1905年,美國是當時世界上迅速崛起的國家。當時身為海洋霸主的英國擔心美國會取代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而現在,美國開始對其潛在的挑戰者的迅速發展深感不安。由於美國和英國擁有共同的文化和政治傳統,所以在沒有發生流血衝突的情況下,美國超過了英國。德國和日本的崛起引發了世界大戰。奧巴馬所面對的是一個日益富強但政治體制截然不同的中國。中國的崛起與發展比一個世紀前美國的崛起更為棘手。
G2傳言的背後
隨著美國的經濟仍然萎靡不振,中國經濟卻依舊強勁復蘇(盡管沒有金融危機前發展得快),中美兩國許多政客和知識分子認為,中美實力的天平開始快速地向中國傾斜。最近關於『G2』的討論暗示,兩國的相對實力已發生了巨大轉變:在處理金融危機、氣候變化以及防核擴散等當前重大的全球事務時,兩國地位基本相當。
11月份,奧巴馬將首次訪問中國。他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強調,兩國要將強合作,避免貿易爭端昇級。他們都擔心缺乏合作將導致的後果。
金融危機凸顯了美國對潛在威脅者的擔心。中國已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國,理論上講,中國有能力破壞美國經濟。這種擔心忽略了美元貶值的效應—拋售美國債券將殃及中國的美元儲備。
勞倫斯-薩默斯(奧巴馬首席經濟顧問)曾用『金融恐怖平衡』形容美國與其外國債權人(當時主要指日本和中國)的相互依賴關系。那是在2004年,日本持有的美元儲備是中國的四倍。2008年9月,中國取代日本成為美國最大的債權人。《中國日報》7月份的一篇報道指出,中國所持有的大量美元債券意味著中國隨時可以摧毀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但同時也指出,這是基於『確保相互毀滅』的冷戰僵局的外匯版本。
中國希望抓住國際經濟衰退的機遇加快發展經濟。一些中國評論員借鑒蘇聯的例子:大蕭條時期,蘇聯抓住西方經濟混亂的時機,從西方低價獲得工業技術。中國一直譴責美國對可用於軍事目的的高技術產品出口的限制。現在美國陷入困境,中國認為是美國解除壁壘的一個機會,中國企業積極購買美國的高科技產業技術。
然而目前中美關系的危險在於:擔驚受怕的美國會在經濟問題,特別是貿易方面對中國尤其強硬。奧巴馬決定對中國輪胎征收懲罰性關稅將鼓勵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者。隨著美國的失業率昇至10%,國會面臨的壓力將加大,又會拿中國的出口與人民幣被低估說事,這是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一旦貿易戰打響,中國和美國將兩敗俱傷。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