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2006年實施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以來,中央財政3年累計投入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資金約1100億元,其中2008年投入資金達到578.3億元,向全國所有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免除學雜費,中西部地區約1100萬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享受寄宿生生活費補助。
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機制是一項解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就學問題,推動教育公平的惠民政策,但記者近日在湖北省監利縣調查采訪時發現,湖北省財政廳每年下達給該縣數千萬元的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以下簡稱『公用經費補助資金』)存在流向不明,規定下發金額與學校實際收到的金額有較大出入等問題。
省財政廳顯示的補助資金多,學校實際拿到的錢少記者從湖北省財政廳網站『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分級撥付表』(以下簡稱『分級撥付表』)中查閱到,2009年4月份湖北省財政廳撥付給監利縣4274萬元的補助資金,其中毛市鎮得到監利縣撥付131萬元。該『分級撥付表』顯示,監利縣毛市中學的學生人數為1921人,撥付金額為53萬元。
11月14日,記者在監利縣毛市中學看到,該校用於教學的是一棟三層高的教學樓,共十多間教室。記者查看時,正有學生在裡面上課的教室有15個。據監利縣毛市中學校長黃艷琳介紹,毛市中學目前在校學生有900多人。
但黃艷琳對記者稱:『最近的一次補助資金撥付,毛市中學收到撥付資金為30多萬元。』
黃艷琳介紹了毛市中學得到的30多萬元公用經費補助資金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每年教育和財政部門組成的聯合小組會到各個學校核實上報的學生數,根據實際在校人數下發相應額度的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具體算法為「實際在校人數×每生每年的補助額度」。』
從2008年開始,中央出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基准定額,小學每生每年300元,初中每生每年500元。
鄂財教發[2008]27號《省財政廳、省教育廳關於調整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的通知》中對湖北省落實中央制定的基准定額有如下規定:『2008年,我省義務教育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准,農村小學和初中分別為250元和400元,縣鎮小學和初中分別達到265元和415元;2009年,我省農村義務教育中小學全部達到中央制定的基准定額。』
由此一來,學生人數就成了取得多少公用經費補助資金的關鍵。
記者在監利縣調查采訪時發現,實際在校人數與財政廳網站上標注的人數有較大出入的不只毛市中學一處。
湖北省財政廳2009年4月份的『農村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分級撥付表』顯示,該縣福田寺鎮初級中學人數為1044人,撥付補助資金32萬元。但11月14日,記者在福田寺鎮初級中學看到,該校只有一棟不大的教學樓供教學使用,有學生在上課的教室共有8個,每間教室的人數不超過50人。
福田寺鎮初級中學大門口經營一家學生用品的店鋪老板告訴記者:『整個福田寺鎮的人口也不過4萬多人,而在福田寺中學讀書的學生不超過400人。』
當記者就福田寺中學人數、每年收到的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額度等問題試圖采訪該校校長時,該校長以『接到縣教育局通知後纔能接受媒體采訪』為由拒絕回答記者任何問題,在記者實地查看教室和學生人數時,該校長緊緊相隨,全程陪同。
熟悉監利縣教育系統的一位知情人透露,福田寺初級中學一位負責人曾稱,該校的在校人數是如實上報的,同時也只獲得了與實際在校學生人數相對應的十多萬元的公用經費補助資金。
官方解釋:補助金是按2004年的在校人數統計發放的湖北省財政廳顯示的在校人數與實際人數,補助資金與學校實際拿到的補助金為何有如此大的出入呢?
記者就此問題詢問監利縣教育局分管財務的副局長周五一時,周五一稱:『目前下撥補助資金依據的是2004年統計的在校學生人數,而非現在實際的在校人數。5年過去了,統計人數與目前實際在校人數有差異是很正常的。』
記者查閱了2006年3月17日湖北省財政廳和教育廳聯合下發的《關於核定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公用經費標准和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准的通知》,該通知對公用經費補助資金的下撥依據有如下規定,『中央、省承擔的資金按《2004年湖北省教育事業統計》中的縣鎮、農村在校學生數進行測算與下達。』
周五一介紹,從2004年至今,監利縣中小學入學學生人數呈不斷下降的趨勢,周分析認為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中小學生源較少』和『適齡學生隨家長外出務工』。
這位分管監利縣教育局財務的副局長承認,『因2004年統計的學生人數比如今實際的在校學生人數要多,實際下撥的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也比按實際人頭下撥的需求要多一些』。但周五一並未透露多出來的具體金額。
當記者提出,為何有部分中學校長反映他們收到的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是按目前實際在校學生人數為基數計算的,能否出示每年詳細下撥給各個學校的辦公經費補助資金的表目時。周五一的答復是『管財務的工作人員正好休年假了,這一周都不會來上班,需要的話下周看能否提供。』
同時在場的監利縣教育局財務處主任鄭炎光對記者說:『表目我們肯定有,我們每年都會制訂一個義務教育公用經費分配方案的函發到縣財政局,如果你非要看可以到財政局試試。』
官方表示剩餘經費向薄弱校傾斜,校方稱連刷牆的錢都是教職工墊付的經多方努力,11月16日,記者在監利縣財政局教科文科看到了一份監教函【2008】20號『縣教育局關於2008年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分配方案的函』(以下簡稱『分配方案函』),監利縣財政局教科文科科長王建國稱:『這個函就是縣教育局制訂的詳細分配方案。』
該『分配方案函』顯示,2008年監利縣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的分配標准是農村小學每生每年250元、農村初中每生每年400元,城鎮小學每生每年265元、城鎮初中每生每年415元。
記者注意到,監利縣教育局編制的『分配方案函』中,該縣2008年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總額為7099萬元。這個金額得出的依據是『公辦中小學校按2006年統計的學生人數分配,民辦學校公用經費暫時按照2007年統計的學生人數分配。』
『分配方案函』的分配細則中稱,『按學生人數196457人(公辦190711人、民辦5746人)分配63602670元。』記者注意到,『分配方案函』在關於福田寺初級中學和監利縣毛市中學部門的分配是『福田寺鎮初級中學,學生人數1044人,實撥金額514722元;毛市中學,學生人數1921人,實撥金額855107元。』
從對比『分配方案函』中的公用經費補助資金總額和分配總金額也可以發現,即便嚴格按照『分配方案函』中的方法分配,還有7387330元的剩餘資金。
對此,監利縣財政局教科文科科長王建國均稱:『可以保證,錢肯定都用於教育上了,而且是用到義務教育上了,剩餘的錢主要用於向辦學條件相對薄弱的學校予以傾斜支持。』
記者翻看『分配方案函』時看到該函中寫道,除了按學生人數分配花費的金額外,『向薄弱學校傾斜164萬元。剩餘公用經費5747330元,按照公辦學校學生人數190711人,生均分配30元。
公用經費補助資金向辦學薄弱的學校傾斜,這一點在湖北省教育廳下發的幾個文件中均有章可循。
但11月14日,當記者向監利縣教育局副局長周五一和該局財務處負責人鄭炎光提出查看記錄剩餘公用經費補助資金去向的相關文件的要求,但同樣以『相關工作人員休假』為絕口拒絕,周五一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我可以保證,錢沒有被挪用,都用在義務教育上了,上級撥付的錢我們不差一分一厘已通過財政撥付給了學校。』
而記者從黃艷琳處了解到的情況是,位於農村鄉鎮的毛市中學得到的公用經費補助資金是按該校實際在讀學生人數計算的,只有30多萬元,也沒有得到所謂的傾斜支持。黃艷琳坦言,毛市中學的辦學條件並不理想:『從我2003年到該校當校長,就再也沒有招進一個大學生來校任教。連去年粉刷牆體的涂料的錢都是由我們教職工墊付的,現在還欠著施工方的工程款。』
耐人尋味的是,省財政廳和教育廳於2007年聯合成立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該辦一項主要的職責即是『負責對各地保障機制改革工作進行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