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原首席預報員孫士鋐研究員介紹,智利這一南美洲國家位於太平洋東海岸,處在太平洋與南美板塊交會部位,歷史上就是地震、火山多發區,人類歷史上有記錄的最大一次地震就發生在1960年5月的智利。
可能進入強震頻發階段
孫士鋐介紹,進入本世紀以來全球已發生過多次強烈地震,特別是2004年12月26日印尼9.0級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我國汶川8級地震後,許多人都擔心太平洋板塊是否進入活躍期,『這次智利發生8.8級地震,加上2月27日早晨發生的琉球地震,說明太平洋板塊的東部和西部都已經開始活躍,該板塊的運動已經增強,而印度洋板塊的活動也很強,這些都應引起人們的關注。』
孫士鋐表示,從目前來看,這幾年全球8級以上地震活動水平明顯偏高,與上世紀前半葉地震活動水平基本相當,在上世紀前半葉時地震活動水平也較高,後半葉時相對較弱,進入21世紀後地震活動又有增強的跡象,『假如地震活動存在一個百年周期特征,那麼現在可能又一次進入了高震級地震活動頻發的階段。』
不意味強震頻率變化
美國地質勘探局地球物理學家鮑德溫說,智利處於地震活動熱點地區,從歷史上看,這次強震屬於正常自然現象。它與過去15年來地殼活動更加趨於活躍有關。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地球物理學家拉蒙也說,近年來全球幾乎平均每年至少發生一次裡氏8級左右的地震,但這並不意味著全球發生強烈地震的頻率發生了變化。
智利地震無關海地
地震學家認為,智利地震與今年1月海地地震沒有關聯。海地地震7.3級,屬於平移斷層地震,超過20萬人喪生。
美國邁阿密大學地質學教授狄克遜說,兩場地震發生的斷裂帶相距甚遠;海地地震產生的應力不會作用到智利地震斷裂帶上。
另外,日本南部衝繩本島附近海域2月27日發生6.9級地震。地震學家尚未發現這與智利地震存在關聯。
智利地處南太平洋東岸、太平洋板塊和納斯卡板塊交界處,境內多火山,地震和火山災害頻繁。近500年來,智利發生大約50次較大地震和20次海嘯,與地震相關經濟損失至少每年1億美元。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