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溫哥華冬奧會上,中國冰上健兒一舉奪下5枚金牌,創造了新的歷史。同時,也把大家的目光吸引到了冰面上。年輕人紛紛跑上冰面過癮,家長也想把孩子送到冰場上學個一招半式。可是,這份冬奧會的百姓激情,卻因為天津市僅有一家正規冰場而遭遇『冷凍』。
興起魅力冬奧市民渴望冰上感覺昨天(3月1日)下午,記者來到位於吉利大廈11層的天馬滑冰場,盡管不是周末,但冰場上仍有將近20個年輕人。『在以前,這個時間段肯定不會有這麼多人,冬奧會的號召力真是不小。』冰場的一名服務員說,在剛剛過去的兩個周末,來滑冰的人突然增多,其中的絕大部分年輕人沒有任何滑冰基礎。大家換上冰刀,站在冰場上,就是想過過癮,體驗一下像王濛、周洋和申雪、趙宏博那樣的冰上感覺。
溫哥華冬奧會上,中國軍團實現歷史性突破,不僅讓更多年輕人對滑冰產生了興趣,也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注意,諮詢滑冰班的家長越來越多。
一名前來諮詢的家長對記者說:『這段時間,孩子看冬奧會,突然對滑冰很感興趣,所以來問問。』在他看來,通過冬奧會發現滑冰運動員的身材都很好,而且孩子又有興趣,所以,孩子想學滑冰,他們全家舉雙手贊成。
天津市內真冰冰場僅有一家中國冰上健兒在冬奧會上的精彩表現,令市民對冰上項目興趣大增。但遺憾的是,天津市正規的真冰滑冰場僅有一家。
通過在互聯網上查找,天津市范圍內有兩家滑冰場。但其中位於解放路附近的滑冰場並非真正的冰面。除此以外,就只有位於吉利大廈11層的天馬滑冰場了。對此,多年從事冰上運動的天馬滑冰場的白教練給予了肯定。他表示,相比眾多想要感受滑冰和想要學習滑冰的人來說,天津的冰場數量僅為『1』。
白教練說,天津地處北方,在滑冰方面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在上世紀70年代,可以說,隨便一個人就能穿上冰刀在冰面上滑兩圈。但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末,滑冰的人就越來越少了,人們意識上的淡化是主要原因。
溫哥華冬奧會讓冰上運動重回天津人的視野。『最近有不少孩子想學滑冰,卻受到場地限制,如果能多幾塊像樣的冰場,假以時日,我相信天津也能培養出自己的奧運冠軍。』據白教練了解,目前有幾個天津孩子為了更好地學習冰上項目,都轉投到了其他省市。
場地資金或阻天津市冰場建設為何整個天津市正規的冰場只有可憐的一家?白教練認為,主要是受限於場地和資金。
白教練表示,要修建一塊正規的冰場,至少要有幾百甚至上千平方米,還必須是室內,所以,最好是在大型商場內。哪個商場能有這麼大一塊場地,又有誰願意租用這麼大的場地來修建冰場,都是問題。
另外,就是資金問題。據白教練介紹,天馬冰場是在1993年修建的,當時購置的鋪冰設備從美國進口,造價約為800萬元。現在要修建一塊冰場,雖然不用購置進口的鋪冰設備,但日常維護等費用,一年下來也要幾百萬。『任何人投資都要有回報,像前幾年那樣滑冰無人問津的狀況,肯定不會有人投資。』白教練說,如今通過冬奧會,天津開始重新建立冰上項目的群眾基礎,所以從某些方面說,這項運動想在天津發展起來,還需要相關部門的支持。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