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3日在北京開幕。民革中央和部分政協委員建議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提案『未提先熱』,受到各方囑目,在臺灣島內引起共鳴。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秘書長何秉孟表示,他與該院學部委員張海鵬研商後,將就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活動形成提案,主要內容包括: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聯合舉辦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活動,先提交今年國共兩黨合辦的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進行討論以達成共識,紀念活動的籌辦機構應由兩黨有關人士牽頭並吸收兩岸各界人士組成。此外,希望兩岸及港澳史學團體合作舉辦相關大型學術研討會。
張海鵬3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國共兩黨、海峽兩岸聯合舉辦辛亥革命百周年紀念活動,主要體現兩岸和解、兩黨和解、中華民族團結向前看的精神。這將有利於『喚醒兩岸中國人的共同記憶』,對推動兩岸關系特別是兩岸政治關系的發展應有積極影響。
記者從民革中央獲悉,該黨也將在大會發言中提出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的具體建議,其中包括邀請臺灣有關政黨、團體和知名人士、學者參加大陸方面的有關紀念活動等。
上述建議在海峽對岸引起了共鳴。新黨主席郁慕明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獲悉全國政協委員將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作為提案提出,他感到非常欣慰。他說,追尋中山先生路線的新黨也正在為紀念這個重要日子而精心准備。如果大陸方面邀請新黨參加紀念活動,他非常樂於率團出席。
郁慕明指出,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使中國廢除封建統治走向共和,是中華民族實現民族復興的開始。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是用實際行動告訴世人,『兩岸原本就是一家人』。
臺灣輔英科技大學教授、國民黨人士蘇嘉宏說,對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定位,兩岸具有高度共識。在歷史的長河中,孫中山先生的精神、人格和歷史功績,既是兩岸關系的起點,也是未來發展的一種指針。
原親民黨籍民意代表沈智慧表示,非常贊同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的想法,建議通過國共兩黨溝通平臺和兩岸兩會的渠道,就紀念活動的形式與內容進行溝通,形成共識,並共同發動兩岸民間力量,共同緬懷歷史、認識歷史。
各國政要知識精英出席選擇天興洲做永久會址
葉金生提議:
今日,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在京開幕。帶著全市人民的囑托,7位武漢籍的全國政協委員將在會上建言獻策。
市政協主席葉金生此次提交的提案原案為《關於海峽兩岸在武漢共慶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建議》。2011年將迎來辛亥革命100周年。舉辦辛亥百年紀念活動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推進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機遇。
葉金生提出,『從歷史上看,辛亥革命之根在武漢;從兩岸現實的交流看,武漢是辛亥革命的首義之區,在臺灣地區具有較高的地位。縱觀武漢近百年的歷史,承載著辛亥革命、國共二次合作,武漢承載了兩岸太多的共同記憶。』他建議,爭取海峽兩岸在武漢共慶辛亥革命100周年。
近年來,武漢經濟社會發展迅猛,為武漢成功承辦兩岸共慶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動打下了良好的經濟基礎。我市也為舉辦此次紀念活動做了充分准備。
此外,葉金生還將帶去《關於在中國武漢舉辦『世界生態文明高峰論壇』的建議》。生態文明正受到世界不同制度國家的普遍關注。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問題,人類需要團結,加強共識,一致行動,共同應對,因此設立一個世界性的生態文明高峰論壇,為各國政要和知識精英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和統一認識的平臺,向全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民表達人類對生態問題的關注,宣示生態文明發展的趨勢和政策,很有必要。他建議,在武漢天興洲定期舉辦『世界生態文明高峰論壇』,並設立永久性會址。
民營船舶企業如何調整轉型、加大房地產宏觀調控力度、發展低碳經濟,樹立公民低碳消費觀念……此次全國政協委員茅永紅、陳春林、彭志敏、肖紅、徐錫洲、張學陽等將在會議期間,搶抓機遇,為武漢發展鼓與呼。
【鏈接】
聲音一:建立義工制度
政府部門出臺規定,公務員每年累計做義工時間不少於20小時,並將此納入公務員晉昇和職稱評定等考核內容;報考公務員,必須有20小時的義工經驗方可錄用。大學、中學學生在校期間,必須完成一定時間的社會公益活動方可畢業或評優;高中生義務服務不積累到一定的時間,不能參加高考。
聲音二:建立保障性住房的退出機制
可通過提供低息購房貸款、購房稅費減免等優惠條件引導和鼓勵享受住房保障的家庭主動退出,避免福利固化。
聲音三:讓環保成為大學公共基礎課
將環境保護納入普通高等學校作為各專業學生的公共基礎課之一,引導、教育、喚醒全社會保護環境,保護地球意識。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