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農工黨中央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提交提案說,面對當前經濟形勢下的出口受阻,增加內需,尤其是消費需求,無疑是確保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根本。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把『消費潛力』變成『現實消費』。
提案說,消費能力主要取決於收入水平和收入結構,一般來講,人均收入水平越高,收入均等化程度越高,消費需求就越高。當前居民消費偏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人均收入水平偏低,且結構不合理,導致居民消費能力不強;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存在不確定性,加之供給結構不合理,導致居民消費意願不足。因此,擴大居民消費需求必須著力解決好以上兩方面問題。
提案指出,『提高收入水平,改善收入結構』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之根本。首先是擴大就業規模。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最根本還是要充分保證老百姓的就業。在保證老百姓就業方面,當前最突出的問題是,老百姓的就業能力與市場對勞動力的需求存在巨大差異,導致大量的結構性失業存在。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加大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建議將加大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提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以此提高老百姓的就業能力。
其次是提高收入水平。多年以來,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長期低於GDP增長速度和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速度,這是導致老百姓消費能力不足的一個主要原因。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大家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給職工漲工資,也就是所謂的提高初次收入分配中勞動報酬所佔比例。這種說法並沒有錯,但問題的要害是,如果提高了工資,在經濟總量一定的前提下,必然擠佔企業的利潤,企業利潤的減少,必然導致企業用工需求的下降,導致失業增加,不但提高老百姓收入水平的目標達不到,相反可能還會由於失業增加導致社會的不穩定。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之策,是政府要減稅,只要政府減稅,提高最低工資標准和建立健全職工工資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機制,就不會擠佔企業利潤,保證老百姓收入增長的目標纔具有了實現的可能。
第三是要改善收入結構。收入結構不合理,是影響我國消費能力的一個重要原因。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社會財富不斷向高收入階層集中,由於高收入階層邊際消費傾向下降和低收入階層消費能力不足,嚴重制約了消費增長。改善收入結構,要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對行業壟斷所造成的收入差距進行合理限制;二是加強稅收的調節功能;三是打擊非法收入。
提案說,『提高保障水平,優化供給結構』是擴大居民消費需求之關鍵。為此,需要提振經濟發展的信心,改善居民的消費意願;繼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昇居民的消費意願;調整優化商品供給結構,滿足居民的消費意願。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