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關於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
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3月5日提請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關於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如下:
一、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計劃執行情況總體是好的。
——內需擴大有效拉動經濟增長。消費持續較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5343億元,比上年增長15.5%,超過計劃1.5個百分點,剔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6.9%。投資快速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846億元,比上年增長30.1%,超過計劃10.1個百分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94139億元,增長30.5%,其中,一、二、三產業投資分別增長49.9%、26.8%和33%。經濟增速逐季加快。四個季度的當季同比增幅分別為6.2%、7.9%、9.1%和10.7%,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35353億元,比上年增長8.7%,超過計劃0.7個百分點。
——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農業保持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實現連續六年增產,全年總產量53082萬噸,比上年增長0.4%,超過計劃3082萬噸。強農惠農政策繼續完善,出臺了《關於當前穩定農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三農』投入大幅增加,全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達7253.1億元,比上年增長21.8%。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繼續改善。農村信息化繼續推進。
——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重點行業結構優化昇級積極推進,鋼鐵、汽車、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物流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以及相關細則有序實施。產能過剩行業調整工作穩步推進。自主創新步伐加快。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不斷加強。服務業穩定發展。
——節能環保和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安排中央投資和獎勵資金支持了1318個重點節能項目,可形成年節能能力7500萬噸標准煤。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大。應對氣候變化取得新進展。
——區域協調發展邁出新步伐。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重點工作紮實推進,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加快,中部崛起取得新進展,東部地區加快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區域發展的協調性繼續增強。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呈現良好態勢,區域產業分工調整加快,各地區比較優勢進一步發揮。
——改革開放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進展。對外開放取得積極成效。全年進出口總額22072.2億美元,其中,出口12016.6億美元,進口10055.6億美元。年末國家外匯儲備23992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億美元。
——惠民生促和諧成效明顯。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安排就業資金426億元,增長59%。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102萬人,超過計劃202萬人。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7175元和5153元,實際增長9.8%和8.5%。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實施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