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經濟學家蔡繼明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十一』黃金周,對人來說是強迫式的,是一種『被休假』,應該在適當時取消。(3月12日《中國青年報》)
取消黃金周,代之以帶薪休假制度,固然是社會的發展方向,但用先取消『黃金周』,再去『推動』和『完善』帶薪休假制度的辦法,無異於開發商先拆房子,再去考慮『推動』和『完善』補償機制。這樣做的結果,肯定是老百姓『雞飛蛋打』,什麼都落不著。
其實蔡繼明教授本人也承認,在取消『五一』黃金周之後,『通過各方面調查,發現帶薪休假還不盡如人意。據有關數據顯示,大概有40%左右的企業推行了帶薪休假,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完全推行。奇怪的是,幾乎沒有一例投訴。』也就是說,取消『五一』黃金周,實際上變相剝奪了一部分人休假的權利。
蔡教授對此感到『奇怪』,難免會讓我等有『何不食肉糜』之慨。這說明了某些專家離普通民眾的生活已經太遠。在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保住飯碗遠比去爭取休假更為重要。國家強制性的黃金周,對這些普通勞動者來說,遠比遙不可及的帶薪休假實惠得多。
『五一』黃金周取消了,『十一』黃金周也應該取消的說法是站不住腳的。因為理想與現實存在差距,而讓人們獲得休假的權利比美好的制度設計更重要。毛澤東在《為人民服務》中說過:『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改正。你說的辦法對人民有好處,我們就照你的辦。』這話放到今天,仍不過時。對老百姓有好處就堅持,對老百姓沒好處就放棄,不是很簡單嗎?(劉昌海)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