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共和國創建的前夕,專門組建了一支150多人的便衣保衛隊。這是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年輕、忠誠,忍辱負重,吃苦耐勞,甘當無名英雄,為共和國的初創和保衛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安全建立了功勛。
便衣警衛重心移向中南海大約在1949年的8月,中共中央領袖與中央機關開始向中南海搬遷。毛澤東正式遷移中南海究竟從哪一天開始計算,一直難以找到確切的文字記載。因為從6月15日後,毛澤東工作完畢沒有回香山,而是留住中南海的情況多了起來,因而安全警衛工作的重心,從此逐漸就由香山轉移到中南海了。
據當時在北平糾察總隊的李明回憶:『1949年1月北平解放後,糾察總隊就先在中南海駐守了半年,後來中央警備團的幾個連接替糾察總隊守衛中南海,便衣保衛隊也派了一個分隊在中南海執行任務,糾察總隊就陸續撤出來了。』
那時,北平街面上最多見的就是人力車,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不多,小轎車就更少見了。所以當中共領袖們頻繁在城裡活動,小汽車隊一出現,進進出出中南海,就顯得十分搶眼。
一些暗藏的國民黨特務早就盯上了中南海。他們一看到路上的小汽車多了起來,就分析可能是共產黨的高級乾部來了,多次准備進行暗殺活動。特別有一段時間,西單長安大戲院前,有時候晚上停靠的小汽車特別多,由此可以推測是共產黨的高級乾部在那裡看戲,特務們便蹲守在那裡,尋找下手的機會。但由於中央首長身邊的警衛很嚴密,使特務分子根本無法靠近行刺。
毛澤東那時也很愛外出看戲。為了保證他的絕對安全,每當他到戲院的時候,有關方面都要在沿途和戲院周圍布置警戒,便衣隊隊員也參與執勤。毛澤東身邊的警衛們,都身著便衣,散坐在戲院裡的觀眾席位,每時每刻都提防著意外的發生,而戲院裡的其他觀眾很難辨認出他們的真實身份。
由於長期生活戰斗在山鄉農村,搬進中南海之後,毛澤東不太習慣這裡的生活環境,而且毛澤東還有一個難以忍受的情況,就是感覺非常『不自由』。他出入中南海都得向葉子龍報告,身邊還得帶一大幫警衛隨員。
毛澤東在中南海沒住幾天,就有點憋不住了。有一天,他突然對身邊的衛士李家驥說:『小李,咱倆兒去北平郊區走走,怎麼樣?』
李家驥為難地說:『不能去,會出危險。我擔不了這個責任。』
『不用怕,我突然出去,他們不知道。我不相信壞人的耳朵就那麼靈,我們馬上就走。』毛澤東想出其不意地『衝出』戒備森嚴的中南海,到郊區走走看看,和老百姓聊聊天。
這下子讓李家驥陷入兩難,他既不能違反中南海的警衛規矩,又不好不服從毛澤東的指示,怎麼辦呢?
遲疑有頃,李家驥無奈地說:『主席,我和您不一樣,我必須執行規定的紀律,不然就要挨領導的批評、處分了。』
聽李家驥這麼一說,毛澤東也沈默了,繼而長長嘆了一口氣,說道:『這個規定沒有錯,但把我和群眾分隔開不行啊!我見不到群眾就憋得發慌。我是共產黨的主席,人民的領袖,見不到人民還算什麼主席、領袖呢?我們共產黨人,各級領導是魚,人民群眾是水,魚離不開水,離開水,魚就渴死了。』
過了片刻,毛澤東又感慨地對李家驥說:『唉,我這個主席不如你們好,我沒有自由啊!』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