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自去年9月中美之間爆發輪胎爭端之後,兩國貿易爭端就沒有停歇。尤其是近期美國連續針對中國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貿易制裁,並屢對中國匯率政策施壓,制裁頻率之高、涉及產品之多前所未見。對於美國頻繁發起貿易保護措施,中國商務部嚴辭表示,堅決反對美國濫用貿易救濟措施的做法,並對有悖於WTO規則的做法將與美方進行交涉,以維護中國企業的正當利益。
貿易摩擦頻發2009年下半年以來,美國陸續宣布對中國出口的輪胎、鋼絞線、無縫精煉銅管和鋼管、窄幅織帶等加征懲罰性關稅。進入2010年,美國宣布對華出口產品貿易指控的速率更加頻繁。2010年前兩個月內,美國陸續對從中國進口價值超過3億美元的鋼絲層板征收43%-289%的關稅;對中國的油井管生產企業征收10.49%-15.78%的關稅。進入3月後,美國更是在一周內連續發起3起對中國產品的訴訟。3月2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對中國輸美的銅版紙征收大約4%至13%的反補貼關稅,並決定對中國輸美磷酸鹽實施制裁,征收高至109%的關稅。美國商務部4日作出初步裁定,對中國和墨西哥產鎂碳磚采取反傾銷措施,初步決定向進口自中國的鎂碳磚征收132.74%至349%的反傾銷稅。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美國近期更是咄咄逼人,大有人民幣不昇值就不罷休的態勢。3月15日,130位國會議員聯名致信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要求將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並要求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商品實施反補貼制裁。3月16日,美國公布昇級版的關於制裁『匯率操作』議案,並啟動立法程序,再度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向中國施壓。此外,美國國會眾議院籌款委員會24號還將就近來有關中國匯率政策的爭議舉行聽證會。而更為關鍵的日子是4月15日,屆時美國財政部將發布半年度報告。不少人擔懮報告裡中國可能會被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
頻頻發難是何故美國為何近來頻頻向中國出口和匯率政策發起詰難?分析人士指出,這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而奧巴馬在中期選舉在即之下,急需轉移國內焦點;二是奧巴馬政府近來高調推出出口促進戰略,力圖以出口拉動國內就業。作為出口大國的中國自然是競爭對手。
中信證券經濟學家胡一帆認為,由於美國投資和消費低迷、以及此次金融危機過後信貸狀況趨緊,就業形勢改善所需的時間也許比預期的還要久。面對改善勞動力市場這一還未兌現的承諾,美國政府或多或少將中國作為替罪羊來緩和國內不斷增多的不滿情緒。
然而美中貿易逆差仍在拉大,更讓奧巴馬政府增加對華貿易制裁的理由。據美國商務部3月1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1月份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已從12月的181.4億美元增加至183億美元,其中美國對華出口減少17.6%,降至68.9億美元。
『美國制定這一戰略的首要目的是創造就業。如果說奧巴馬政府去年把反衰退、反危機作為首要目標的話,那麼今年他就要以創造就業來拉動美國經濟的復蘇』,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對於奧巴馬公布的『5年內將美國出口從目前的1.5萬億美元翻一番』的新戰略發表觀點,實際上,美國出口戰略的目標是尋找新市場,而我國又超過德國成為商品出口的第一大經濟體,新一輪更激烈的中美貿易摩擦會出現。
除此之外,貿易爭端數量與日俱增也與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之際所簽署的中美特別條款有關。
根據特別條款規定,只要美國行業協會或者工會能夠證明中國的某種出口品種數量或者市場份額在過去3-5年間顯著上昇,其即可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申訴,美國總統可在90天內做出最終裁決。該規定可以使美國行業避開世貿組織的反傾銷與反補貼仲裁過程。按照世貿組織規定,原告必須證明由出口產品直接引起的實質損害,而被告有權進行辯護。取證的困難以及按世貿組織規定所需的冗長過程成為很多案件立案的限制因素。但是,由於中美雙方簽署的特別條款舉證簡單,時間短,行業或工會只需向美國政府機構遞交申訴,並由美國政府單方面作出判決,因此對中國企業和出口產業的殺傷力很大。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