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津薊高速綠化現場
進入三月,一年一度的植樹造林行動拉開帷幕,高速公路兩旁披上綠裝、農田林網更加密集、沿海防護林更加堅固……
加快構築生態宜居高地,真正把天津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國際性、現代化宜居城市,需要我們做好造林綠化這篇大文章。
今年的造林綠化,除了繼續高標准打好國家和市級重點造林『戰役』外,還在挖掘造林潛力和建立新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難題1 裸露山石怎麼變綠?
答案: 新技術讓石頭縫裡長出五彩林
如果你從津薊高速進入薊縣縣城,映入眼簾的肯定是對面蔥綠的山峰。但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現,這些山上的綠樹有其特殊之處:樹木是一層層栽在石頭縫裡的,猶如梯田一樣。薊縣林業部門技術人員告訴記者:『原來山上都是石頭,如果不是采用綠化新技術,別說樹木能長大,連成活都是問題。』通常岩石裸露程度高的山地以及沙化、石化的采石場都被稱為『困難地』,這種『困難地』植被恢復很困難。今年薊縣將在困難地造林2500畝,具體地點是盤山周邊以及薊平高速公路兩側。
本市山區『困難地』的比例大約佔山區造林總面積的8.7%,這類地塊不僅是沙塵的源頭,還會導致山區每年約62.4萬噸的土壤流失。目前,薊縣林業科研人員經過近四年的試驗研究,探索出在陡峭山坡、裸露岩石上綠化造林的新技術。目前該技術已成功運用於本市山區『困難地』造林,使13500畝裸露岩石地變得郁郁蔥蔥。具體方法是:采取固坡穩石、深坑蓄水整地、盆育樹苗等先進配套技術,分期分批對礦區植被進行恢復,從而有效改善陡峭山坡和裸露岩石的生態環境。
2009年秋天,記者曾在薊縣城西外環北側的五名山看到,昔日因開礦、采石留下的一道道『傷疤』現在已被茂密的森林草木所覆蓋。栽種在『石縫』裡的黃櫨、火炬、側柏、紫穗槐、欒樹已長有兩米多高,山上的裸露岩石已被黑麥草、狗尾巴草等所覆蓋。深秋時節,彩葉樹種黃櫨、火炬樹葉已全變紅,與沙地柏、伏芳藤、玫瑰花等喬灌木和木本花卉形成多層次、立體化景觀。
難題2 綠化禁區怎麼長出植物?
答案: 新技術讓鹽鹼灘變綠洲
鹽鹼地綠化一直被公認為是『世界性難題』,通常每綠化1平方米就得從其他地方運來1立方米的好土進行『置換』,不僅綠化成本高,而且破壞耕地。經過本市科研人員多年的攻關,這一難題已被攻克,使用新技術可使濱海鹽鹼灘土壤含鹽量快速降至0.3%以下,苗木成活率達到95%以上。這不但對解決全國濱海地區鹽鹼灘就地改造意義重大,而且對我國保護耕地和生態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濱海鹽土因其惡劣的水土條件被視為『綠化禁區』。目前,國內普遍采用的客土種植、暗管排水技術,不僅成本高,而且由於客土種植,每年都要毀掉大量的良田。由於土地不可再生,目前普遍采用的換土綠化方法對現有耕地和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破壞。
本市一家專門從事園林綠化技術研發和推廣的園藝環保科技公司,從2002年起先後與北京林業大學、天津市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天津農學院等組建了產學研聯盟的『研發中心』,對濱海鹽土改良與綠化進行研究探索,成功研發出鹽鹼地的改良新方法,即『節水型鹽鹼灘地物理—化學—生態綜合改良與植被構建技術』,該技術主要是在鹽鹼地建排水工程,首先開建砂柱,設另層、盲溝及集水井等,在地下形成網溝系統,其次是利用伏雨進行脫鹽,在濱海新區,經過一個雨季的脫鹽,鹽鹼度可從0.6%降至0.3%以下,能滿足園林植被生長需求。新技術采用鹽土回填,就地改造,再進行施工綠化,可節約成本40%。目前,這一新技術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經專家鑒定,新技術已達國際先進水平。現該項技術已在中新生態城城門景區、大港生態公園、大港十米河綠化帶等項目中廣泛運用。同時還推廣至全國沿海地區,在江蘇啟東、山東東營等地的濱海鹽鹼地大面積推廣應用,總面積達100多萬平方米。
難題3 大面積林地怎麼提高效率?
答案: 機械化植樹一天2000畝
去年冬季,靜海縣沿莊鎮冬季造林實現了機械化,做到拉溝、植樹、埋土自動連續作業,日植面積最高達2000畝,效率是人工的200倍,植一棵樹的工本費降至幾分錢。同時,由於埋土及時,土壤中水分不散失或散失很少,植後可不必澆水,能節約大量的水資源,成活率則不低於人工種植。日前,沿莊鎮順風林業種植合作社舉辦了一次機械化植樹造林現場觀摩會,來自靜海鎮、梁頭鎮、良王莊鄉等鄉鎮的負責同志以及部分林業種植大戶到現場觀摩取經。順風林業種植合作社是由沿莊鎮5位農民創辦的聯合體,擁有300多人的專業種植隊伍,分為5個隊,20個作業小組。為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植樹造林號召,高效率發展林業種植,他們突破單靠人工種植林木模式,大膽創新在機械化種植上探索研發,經過多次實踐攻關,成功改裝了15臺套自動化植樹機。該機器具有液壓昇降,自動控制樹苗株距、行距、開溝深淺、溝內回土等功能,比人工挖坑提高效率很多。
本市林業技術人員介紹,長期以來,本市植樹造林一直沿襲以人工鐵鍬挖坑埋土為主的傳統作業方式,用工量大,勞動強度高,作業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林業快速發展的制約因素。植樹機是機械化植樹造林的主要設備,多與拖拉機配套使用。植樹機分為連續開溝式、間斷開溝式和選擇挖坑式三種。連續開溝式和間斷開溝式植樹機在工作時,開溝器切開、破碎和推移土壤,形成連續(或間斷)的栽植溝。苗木按規定的栽植深度和株距被栽入溝內,覆土壓實輪隨即推擁苗木周圍的土壤並壓實。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