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3月17日有媒體報道稱山西近百名兒童注射疫苗後致死致殘,引起高度關注。記者走訪山西省衛生、疾控部門及兒童家長,了解到了事情的最新進展。
山西省衛生廳廳長高國順說,報道發出後,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17日山西省緊急行動,對報道提及的15名兒童(多為化名)情況進行調查核實。衛生廳召開緊急會議,要求對疫苗流通和使用進行全面檢查,加強監管,對全省免疫疫苗接種兒童進行全面檢查,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據了解,報道提及的15名兒童中,除5人按照報道所說地址和疫苗登記記錄未找到外,在所能找到的10人中,只有1人被鑒定為疫苗接種異常反應,但接種的是國家免費供應的一類疫苗,不屬於報道所說的『高溫暴露』期間提供的自費自願接種的二類疫苗。
記者采訪了報道中提及的家住太原市的莉莉(化名)的爺爺、奶奶和姑姑。2008年莉莉出現嘴斜、反應慢的癥狀,家人從網上看到疫苗有問題的報道後,考慮到孩子年年都打各種疫苗,便懷疑與疫苗有關。他們先後多次到醫院、山西省衛生廳和疾控部門要求鑒定。山西省衛生廳當年做出答復,認為莉莉在接種乙腦疫苗後一年零七個月出現的癥狀與接種疫苗無因果關系。目前,莉莉在附近小學讀四年級,學習成績還可以,但寫字較慢。
記者通過疾控部門聯系報道中涉及的山西省長治市長子縣南陳鄉善村死亡兒童劉紫陽的父親,被告知劉父不願意再接受媒體采訪。劉紫陽接種疫苗後,鄉鎮接種單位和長子縣疾控中心從未接到過兒童家長有關孩子接種後不良反應的報告。
山西省衛生廳疾病預防控制處處長李貴說,2007年曾有媒體登載過因注射疫苗出現聚集性異常反應的報道,為明確疫苗質量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衛生部於2008年11月協調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對報道提到的『高溫暴露』A+C群流腦疫苗、乙腦疫苗和乙肝疫苗依法進行抽樣檢測,檢測結果全部合格。此外,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於2007年11月在對疫苗進行例行檢查時,也抽檢了流感疫苗,檢測結果全部合格。
據了解,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因接種二類疫苗後出現不適到山西省各級衛生醫療機構接受診治的兒童共11例。其中6例屬於一般反應,另外5例做了異常反應鑒定,有4例排除與疫苗接種有關,1例雖鑒定為異常反應,但也不屬於報道中提到的『高溫暴露』期間提供的疫苗。
山西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負責人翟如方、山西省兒童醫院內科專家梁英儀介紹說,疫苗接種的有效率平均在85%以上,每種疫苗的異常反應發生概率有所不同,乙肝、麻疹、流腦、乙腦等疫苗接種異常反應概率為幾百萬分之一。
據兩位專家介紹,根據預防接種規范規定,接種疫苗後24小時內出現低燒屬於一般反應,通常情況下兩三天就會消失,一些嚴重的、遲發性異常反應時間更長一些,但一般不超過兩個月,嚴重的異常反應包括過敏、血管神經性水腫、紫癜腎、腦炎等。
翟如方說,自己從事免疫規劃工作30多年來,沒有接到和聽說山西和其他省份出現因注射疫苗而導致死亡的報告。
『山西省平均每年預防小兒麻痺的糖丸接種約為30多萬人次,但10年來山西全省只有三例出現異常反應。』李貴說,對於疫苗的生產批號、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等簽收記錄,從市到縣到鄉都要一層層發下去。鄉鎮接種機構有接種登記卡,接種者本人持有接種證。目前,我國各級衛生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均設有完整的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系統,對注射疫苗後出現的異常反應均進行監測、調查,發現問題疫苗都要規范處理。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