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改造完善路燈設施,是今年奮戰300天綜合治理市容環境的重要項目之一,負責此項工作的天津市路燈管理處,在已有巡視機制的基礎上,組織開展了由全體職工及家屬參與的『愛我路燈,共建家園』活動,倡導職工和家屬利用工餘時間,義務巡視道路路燈設備,發現路燈設施出現缺陷、損壞等影響照明和城市形象的,隨時報告,促使『缺陷路燈』迅速恢復光明。
活動一開展,就得到了廣大職工和家屬的積極響應,大家踴躍參與,活動開展不到10天就收到了良好成效。10天的工夫,職工和家屬共報修路燈設施缺陷,如路燈不亮,缺杆門,燈具壞損等現象516件。今年改造完善路燈設施的重點,主要是針對燈臂不正、燈頭損壞、燈杆門缺失、燈杆傾斜4個問題開展專項治理。
路燈管理處安全監察科的潘章玉,是位老職工,快到退休年齡了,體弱多病,身體單薄,自從開展活動以來,潘章玉不但堅持每天步行上下班,而且要多繞好幾個路口,為的就是多查看一些路燈設備。平時公休在家,他也不忘檢查路燈設施,出門的時候查看沿途的路燈已成了他的習慣。同事們心疼他,要他注意休息,他總是含笑點頭答應,但還是一如既往,潘章玉說:『看到路燈設施完好、漂亮的路燈讓家鄉靚麗,這纔是我的最大快樂。』
城南路燈管理所的維護工丁躍貴,是位勞動模范,他負責維護片內的街道、居委會和老住戶,都把他當成了老朋友。為了居民出行方便,丁躍貴加班加點是常有的事,每年看著他頂著寒風、冒著雨雪在電杆上維修,一些社區的大爺、大媽都勸他天氣好了再修,他總說:『路燈不亮,我心裡不踏實。』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妻子也成了半個路燈專業人員了,特別是在『愛我路燈,共建家園』活動中,丁躍貴的愛人更是對路燈設施格外留心,上班下班,出門買菜,無論走到哪都惦記著查看路燈設施。她明白,去年一年,路燈處的職工們加班加點,對全市主要道路的路燈進行了清洗和油飾,並更換了部分燈具,使5000餘燈杆、上萬盞燈具煥然一新,那些日子,自己的老伴沒黑天白天地乾,漂亮的路燈都是職工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一天,她路過貴州路、吳家窯大街和十一經路、衛國道等30餘條道路,經她仔細觀察,這些道路上有11處路燈需改進,她將統計的情況通過丁躍貴反映到路燈管理處,很快這些問題得到了解決。(本報記者張鳴岐通訊員胡自儉)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