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河北區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全力破解民生難題,大力實施『飯碗工程』、『助困工程』、『安居工程』、『幸福工程』,切實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注的收入、住房等民生問題,進一步提高了區內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近日由該區多個部門開展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該區實施的民心工程群眾滿意率達到90%以上。
該區通過實施『飯碗工程』著力解決群眾的就業難題,消除零就業家庭。去年市政府下達新增就業崗位指標32000個,該區實際新增就業崗位34138個。該區及時向區內創意產業等新開發的項目和業態輸送合適人員,並向社會公開承諾『不減員、不減薪、保崗位』,穩定了9.6萬人的勞動崗位。通過區、街、社區三級服務網絡,面向十類就業困難人群建立就業檔案,實行動態管理,逐人跟蹤。
在實施『助困工程』方面,去年該區共為8個街道44戶困難家庭解決不同困難,啟用應急助困資金20餘萬元,並建立慈善救助長效機制,重點用於幫扶低保邊緣戶、孤老、兒童,以及家庭突遭變故、因病致貧的低收入生活弱勢困難群體。今年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困難群眾救助范圍,另外發放大病救助資金總額達到1300萬元,目前已救助4300人次,保障了因病致貧家庭的基本生活。
實施『安居工程』就是解決困難群眾的住房難題。該區建立特殊困難案例專題研究制度,綜合解決百姓的住房困難問題。提出把離中心區較近、交通便利的好地塊用於安置困難群體的經濟適用房建設,成為得民心、順民意之舉。該區還提出把解決生活困難與解決住房困難結合起來,共同解決因拆遷造成的數百戶困難群眾住房難、買房難問題。
實施『幸福工程』,就是高標准做好社區綜合服務,提昇市民的幸福程度。在舊樓區改造、提昇改造社區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打造方便社區居民的10分鍾生活圈。全面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由政府出資購買公益崗位,建立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設立日間照料場所22處,聘任社區4050低收入家庭成員擔任居家養老服務員,對空巢老人和特困家庭老人進行日間照料。目前,該區有居家養老服務員320名,服務對象1765人。(見習記者麻欣)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