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天津北方網訊:由市文化廣播影視局非遺處、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的『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展演』,在各方的叫好聲中畫上圓滿的句號。此次系列演出共四場,幾乎場場爆滿,觀眾被眾多『非遺』表演項目和老藝術家們的精湛藝術纔能所傾倒。『原汁原味』的『非遺』演出成為津門夏日舞臺一道盛景。
這四臺『非遺』戲劇曲藝系列晚會,登臺表演的藝術家年齡最大的已過八旬。不同輩分的演員同操守,共獻技,情景感人。久違舞臺的小映霞上臺與觀眾見面時剛講了一句『我很想念觀眾』,臺下就爆發了長時間的掌聲。董湘昆是坐著輪椅上臺演唱的。王毓寶因為身體原因不能登臺,焦急萬分,特意囑咐自己的高徒排演最拿手的節目給大家表演。老藝術家們用自己的經典節目和一絲不苟的表演回報觀眾,不僅體現出了他們對於傳統藝術的高深造詣,更表達了他們對『非遺』事業的高度重視和熱切關注。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李治邦介紹說,天津的全國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已經批准下來的幾十項,如京劇、評劇、京東大鼓、天津時調、快板書、雷琴拉戲、楊柳青年畫、泥人張等,都是大家熟知的。
天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今後的任務,不僅僅是把這些項目申報為國家級和市級的『非遺』品牌,更重要的工作是把這些項目傳承下去。李治邦表示,天津是一個能把傳統藝術得以繼續發展的『風水寶地』,我們不能早早地把天津這些『非遺寶貝』送進博物館,要讓這些『非遺』項目及『非遺』項目的傳承人發揮更大的作用,把一出出好戲,一個個技藝全面的老藝術家請到舞臺上,讓天津的『非遺』立在舞臺上,使市民更能切身地感受到『非遺』的魅力,自覺地參與到『非遺』保護活動當中。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