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時速350公裡的武廣『和諧號』高速列車搭載著1000名乘客,在短短3個小時內呼嘯著從武漢穿越中國中心地帶到達廣州。一些批評人士說,『和諧號』是中國政府不顧成本及效用而癡迷於基建的象征,中國修建龐大的高速客運網沒有實際用處,只會使中國背上沈重的債務負擔。
事實上,這種批評只是一種誤導。修建高鐵並非是中國政府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一時之舉,而是對急需昇級的中國鐵路系統進行的一項長遠規劃。
除高鐵外,中國鐵道部計劃至2020年前增建1.8萬公裡的普通客、貨運鐵路線。一些國外的反對者認為,中國新建客運鐵路線談不上奢侈,但修建高鐵的確是種浪費,因為高鐵的成本要遠遠高於普通鐵路的成本。如果看一下法國、西班牙和日本的例子,反對者也許就會息聲了,在這些國家,修建一英裡高鐵的成本是普通鐵路的3倍。但在中國,據世界銀行估計,高鐵的修建成本僅比普通鐵路高出20%至30%。
事實上,中國高鐵工程將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高鐵修建成本溢價不高使得票價較為適宜:比普通火車票價高,但比機票價格低。合理的票價有助於提昇客運量。據世界銀行估計,幾年後京港線每年載客量將超過8000萬人,成為全球最繁忙的高速客運鐵路線。
更重要的是,將大部分客運從現存普通鐵路線上分流,有助於釋放更多的貨運空間。眾多中國企業多年來一直抱怨難以獲得充足的火車貨運能力,以至於不得不采用價格更高而效率更低的卡車運輸。火車運力增加將改變這些企業的運輸方式,從而節省大量成本。
修建高鐵固然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這些好處需要多年以後方能逐漸顯現。而我們眼下看到的卻是,中國高鐵項目的成本每天都在增加,而且主要是以大幅增加的巨額債務形式呈現的。這種財務風險是否過高呢?事實並非如此。首先,現在開建高速鐵路,中國仍可以維持較低的勞動力成本,這比再等一二十年待薪資上漲推高其他成本之時再建要明智得多。再者,為了長遠的經濟效益,短期內采用借債的方式進行工程融資,也是值得的。
然而,中國政府的確需要將鐵路建設融資方式多樣化。2009年中國鐵道部的負債增加了近50%,達到1.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900億美元)。中國已開始讓地方政府分擔新建鐵路所需成本的約1/3,但下一個五年計劃還需中央政府直接提供預算支持。不管資金從哪裡來,中國雄心勃勃的鐵路建設都是一項很有價值的投資。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