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假發票多年來難以根治,巨大的『需求』為其提供了孽生的土壤。遏制假發票泛濫,還應完善發票管理制度,加快申征稅信息化建設
在審計署日前公布的2009年預算執行審計報告中,中央部委用假發票列支1.42億元的事實引人關注。一些單位在並無真實經濟業務背景的情況下,利用虛假發票套取資金9784萬元,用於發放職工福利補貼等,令人震驚。
假發票多年來難以根治,巨大的『需求』為其提供了孳生的土壤。正所謂『上行下效』,中央各部委是各個行業的主管部門,如果連自己都管不好,如何監管下屬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又會在多大程度上鼓勵、默許了這些『需求』的膨脹?確實令人心懮。
假發票橫行不僅擾亂稅收管理秩序和財經秩序,侵蝕國家稅基,也為財會造假、貪污賄賂、侵吞國家資產等其他經濟犯罪提供了便利條件。連中央部委都被假發票『蛀蝕』,防假打假形勢逼人!
打擊假發票,必須提高造假用假者的違法成本。假發票有制作、出售、使用三個環節,前兩個環節是根治假發票的重點,但因稅務部門沒有強制執法權,很難及時查獲制售窩點。即便查抄,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使用管理辦法》的規定,只能對制假者最高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無關其痛癢。此外,對用假者的問責也不夠徹底,很難起到『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作用。比如此次審計出來的『用假發票套現金發福利』,並沒有曝光相關部門名單,也沒有公開對涉案人員的處理結果,社會公眾頗為不滿,有網友呼吁:切莫『審計鐵面無私而問責避重就輕,該罰、該撤、該定罪的,堅決不能手軟!』
遏制假發票泛濫,還應完善發票管理制度,加快申征稅信息化建設。目前,各地普通發票種類繁多、規格不一、防偽措施各不相同,而且手工發票佔據比例較大。別說公眾難以辨別真偽,有時連專業的財務人員都把不住關。國家稅務總局近日出臺了《全國普通發票簡並票種統一式樣工作實施方案》,明確從2011年1月1日起,全國將統一使用新版普通發票,各地廢止的舊版普通發票停止使用,此舉令人期待。
此外,對於營業稅、企業所得稅等大稅種,須盡快實現全國聯網、一票一號。從長遠看,還應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強稅收征管,建立增值稅信息交換系統、消費稅電子控制系統以及各地的稅收電子數據庫,最終實現稅收征管無紙化,讓電子『發票』在互聯網上暢流,令造假者無從下手。
| 請您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相關規定,在註冊後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