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調研組
天津北方網訊: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奮戰300天綜合整治市容環境的決策部署,點燃了南開人民『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的激情!四個月過去了,在社區環境整治這場決戰中,南開區累計清拆違法建築9806平方米,拆除違法棚亭498間,清理違章圈佔2230處,立面拆違4316平方米,清運堆物堆料10634噸,小區路面硬鋪裝8.6026萬平方米,新建和提昇綠化18.02萬平方米,封堵『窗改門』298個……許多居民看到改造後的社區變得乾淨整潔、清新靚麗,紛紛表示,市委、市政府又給咱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我們要把小區管理好、維護好,建設美好家園。
決戰決勝
必須贏得群眾的理解支持
南開區有許多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舊社區。陳舊破損的管網設施,混亂無序的私搭亂蓋,髒髒兮兮的樹木綠地,令人厭煩的非法廣告……居民群眾渴望早一天改善生活環境。得知市委、市政府要對舊社區進行綜合整治,黨員乾部摩拳擦掌,居民群眾歡欣鼓舞。也有人擔心,老社區髒亂差環境是多年遺留問題,整治起來非常復雜,這次真能解決?
南開區委、區政府清醒地認識到,對9個街道的86個社區進行綜合整治,不僅面廣量大,而且涉及大量歷史遺留問題和群眾切身利益,是一場攻堅戰。區委、區政府迅速成立以區委書記、區長為總指揮,由12位區級領導和相關領導擔任副總指揮的『南開區奮戰30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指揮部』,明確工作重點,制定工作安排,召開誓師動員大會。
社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是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民心工程,更是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社區的生動實踐。南開區充分利用區屬新聞媒體、社區市民學校、文化活動室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奮戰300天市容環境綜合整治的目的意義,宣傳區委、區政府『把好事辦好』的利民舉措,宣傳社區居民在環境整治活動中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宣傳廣大乾部群眾『特別肯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講奉獻』的感人事跡。組織發動80000餘名志願者進社區、入樓門、到家庭,發放《致居民一封信》50000餘份,設立宣傳點20餘個,懸掛宣傳橫幅300餘幅,在市民學校集中組織《天津市城市管理規定》宣講100餘場,營造了支持參與社區綜合整治的濃厚氛圍。
社區市容環境綜合整治,贏得了絕大部分市民的真心擁護,但也有極少數居民一時不理解,甚至提些額外要求。針對這種情況,區領導反復叮囑工作人員,一定要做好個別人的思想工作,真正把好事辦順,把實事辦好!
嘉陵北裡社區人稱三多:下崗的多、殘疾人多、困難戶多。有些居民為了生計一大早離開家,直到很晚纔回來。在清拆護欄時,社區居委會的同志為了做到宣傳入戶,不厭其煩地逐家做工作,有時為見到家庭主人要跑五六次。社區居委會副主任張祥玲負責的一戶家裡總是沒有人。有一天,當她再次敲響這家的防盜門時,屋內傳出稚嫩的童聲:『你們有完沒完了,總敲門,大人沒在家!』聽到這番話,張主任雖然心裡很委屈,但仍隔著門對這家小主人說:『對不起,打擾了,等你們方便時我再來。』一天晚上,張主任拖著疲憊的身子正要回家時,突然抬頭看見這家的燈亮著,於是不顧疲倦咬牙爬上六樓,再次敲響房門。防盜門終於打開了,主人說:『什麼也別說了,就憑你這辛苦勁,我們也配合你的工作。』
決戰決勝必須打造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今年三、四月份,社區綜合整治攻堅戰全面打響。為了確保工程進度,參戰人員『5+2』、『白+黑』堅持文明施工,精心施工,把好事辦好,全力打造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
為了打造精品工程,施工中大到立面裝修整體效果,小到地磚顏色花紋搭配,都力求盡善盡美,精益求精。
向陽路街冬雲裡小區坐落在城鄉接合部,是遠近聞名的『城中村』。『村內』1200戶居民中違章圈佔、搭設棚亭的就有近千戶。綜合整治前,『村內』垃圾無人清運,甬道任意圈佔,綠地變成自留地,有種玉米高粱的,有養雞鴨豬羊的,甚至有私自打井修建佛堂的,整治難度大,工作不好做。為了確保工程順利實施,參戰人員堅持以人為本,文明施工,感動了不少『堡壘戶』和『釘子戶』。一戶姓張的居民家中有癌癥患者,病人臥病在床,情緒很不穩定,尤其是怕聽到施工噪音。在拆除他家窗外違章時,為了減少噪音,施工人員放棄機械操作,一點一點地用撬棍撬,用雙手扒。整個拆除過程歷時兩個多小時,室內的病人竟沒有聽到一點聲響。當患者家屬出門看到施工人員的雙手磨破了時,哽咽著說:『你們真是太仁義了,叫俺說啥好啊!』
冬雲裡社區5號樓李大爺是小區裡的老住戶,從搬進來就搭建了違章建築,當施工隊進駐社區時,他逢人就說:『咱小區這麼多違章建築,我不信能拆乾淨,只要有一家不拆,就甭想動我一塊磚瓦。』工作人員認真地說:『大爺,您放心,我們是一把尺子量長短,您就看好吧。』李大爺認了真,每天跟在施工隊後面,當起了『監督員』,看著一個個『堡壘戶』被攻克,一個個『釘子戶』被拔掉,李大爺口服心服。回去主動拆除了自家使用了10年的存車棚。不僅如此,李大爺還當起了義務勸解員,主動做鄰裡工作。在安裝樓道防盜門時,還自費為全樓每戶居民配齊了鑰匙。
榮遷東裡是改造難點。這裡有36家生活困難戶,多年來一直靠在自家搭蓋的棚亭中賣早點、賣菜等為生,拆除他們的違建和棚亭就意味著砸了他們的飯碗。社區整治指揮部考慮到他們的實際困難,采取先安置後拆違的辦法,多方聯系有關部門,為他們另謀生路。在商委等相關部門的幫助下,為26戶在市場找到了固定攤位,為10戶找到了工作。由於工作細致入微,整個拆違工作提前一周完成。
決戰決勝 改造環境同時提昇市民素質
隨著整治成果的顯現,群眾真切地感受到政府是實實在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整治過程呈現出『由讓我拆到我要拆,由冷眼旁觀到主動參與』的可喜局面。
泊江裡社區顧時棋老人患腦栓塞,心髒安有起搏器,走路都不方便。當他看到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缺少人手時,便當起了質量義務監督員,每天一大早就拄著拐杖來到工地。在他的影響帶動下,每個有整治任務的社區,都自發建起了質量義務監督員隊伍。在他們的監督下,全區沒有發生一起不合格工程。延安樓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是典型的『村中城』。整治前,黃土漫天,雜草齊腰,蚊蠅撲面;整治後,天空變藍了,道路平坦了,廣告涂鴉不見了。居民們感到,我們要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整治成果,徹底摒棄生活陋習。在樓門長姜文茹的帶領下,居民們一齊動手,粉刷樓門樓道,清除樓內堆物,還利用廢舊紙盒和標語紙,制作了『講文明、樹新風、見行動』、『愛護社區環境,創造美好生活,構建和諧鄰裡』等溫馨提示牌。居民們把家裡的花瓶、盆景擺放在樓道,就連樓道窗臺也擦得跟家裡一樣乾淨,樓門一下子變得亮麗起來。當串親戚走朋友的來到這個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老樓時,還以為是找錯了地方。
人民城市人民建,管好城市靠人民。志願者就是建設和管理城市的主力軍。區文明辦、區市容委組織全區80000餘名志願者秉承『我居住、我參與、我維護、我奉獻』理念,組成800餘支城市管理規定宣講隊、文明禮儀宣傳隊、質量義務監督隊、愛綠護綠隊、治安巡邏隊等志願者隊伍。他們走街串巷,倡導文明禮儀,宣講城市管理規定,勸阻不文明行為,維護社會治安,促進社會和諧,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昔陽裡南院有樓間綠地14片,綜合整治後,愛園護綠志願者自覺承擔起管養任務。為綠地起了名字,立上牌子:護綠使者萬青樹、百花艷、夕陽紅、月季園……在志願者的帶動下,廣大市民自覺摒棄隨地吐痰、亂扔垃圾、亂涂亂畫、損壞公物、踐踏綠地、光膀上街等陋習。
『同在一方熱土,共建美好家園』。社區環境綜合整治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個乾淨整潔、清新亮麗的社區,還有『小區是我家,人人都愛她』的氛圍,文明和諧的社會風尚。天津的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正與城市環境一起向上提昇。